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第5课二、《制作扇图》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docx
第二单元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第5课二、《制作扇图》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制作扇图,让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同时为后续学习图像处理的其他高级技巧打下基础。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相连,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了解了一些基本的图像概念,如分辨率、颜色模式等。此外,他们可能已经使用过简单的图像编辑工具,如截图和简单的图片查看器。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初中生通常对信息技术具有浓厚兴趣,愿意探索新软件和新工具。他们在操作能力上逐渐成熟,能够跟随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偏好直观、互动和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会在图像处理软件的复杂操作中遇到困难,如工具的使用、图层概念的掌握等。此外,由于缺乏美术基础,他们在创作扇图时可能会在审美设计和色彩搭配上感到挑战。对于一些操作细节,如精确裁剪、颜色调整等,也可能需要额外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每人一本《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收集扇图相关图片、设计示例,以及操作演示视频。
3.实验器材: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Elements)安装完毕。
4.教室布置:设置多媒体教学屏幕,确保网络连接稳定,学生座位以小组形式排列,方便讨论与协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以展示精美的扇图作品引入,询问学生是否了解扇图及其制作过程。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制作扇图”,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向学生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工具栏。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教授如何使用软件中的选择工具、裁剪工具、颜色调整工具等。接着,详细讲解制作扇图的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背景、绘制扇形、填充颜色、添加图案或文字等。在讲解过程中,强调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跟随老师的步骤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可集中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扇图的关键步骤和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使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扇图作品,要求主题明确、设计新颖、色彩搭配合理。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教师提前在班级群发布作业要求和提交方式,确保学生明确作业内容。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扇图的历史背景:介绍扇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起源和发展,如中国古典扇面的艺术特点,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扇子装饰艺术。
(2)图像处理技巧:深入讲解图像处理中常用的技巧,如图层蒙版的使用、通道的应用、滤镜效果的探索等。
(3)色彩理论: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轮、色彩搭配原则,以及如何在图像设计中运用色彩理论。
(4)图像处理软件的其他功能:介绍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其他高级功能,如路径工具的使用、矢量图形的创建等。
2.拓展建议:
(1)历史与艺术欣赏:鼓励学生课后收集不同文化中的扇图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并撰写简要的欣赏笔记。
(2)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使用图像处理软件中的高级技巧,如通过图层蒙版创作合成图像,或利用滤镜效果创作艺术作品。
(3)色彩搭配练习:提供一些色彩搭配的案例,让学生尝试在图像处理中运用色彩理论,创作具有和谐色彩的扇图作品。
(4)探索与创造:鼓励学生探索图像处理软件中的其他功能,尝试创作矢量图形或使用路径工具进行精确的图像编辑。
(5)作品展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通过同伴评价和教师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七、板书设计
①制作扇图的基本步骤:
-选择背景
-绘制扇形
-填充颜色和图案
-添加文字
②图像处理软件的关键工具:
-选择工具
-裁剪工具
-颜色调整工具
③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图像的分辨率和大小
-颜色搭配的和谐性
-图案和文字的布局与排版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制作扇图》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图像处理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授这节课时,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展示精美的扇图作品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