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下科学第三单元.doc

发布:2019-02-18约5.74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教学内容: 1、认识固体 2、把固体放到水里 3、认识液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教学目标: 1、能用感官判断物体的特征,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等,并加以描述。 2、根据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或排序。 3、会使用简单仪器(如尺、天平、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常见特征(长度、 质量、温度),能设计简单的二维记录表格,做简单的定量记录,并能使用适当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物体进行估量。意识到多次测量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德育目标: 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1、认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2、认识沉浮现象 3、科学的实验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意涂改原始数据;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 3、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4、能条理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阐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 5、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 教学准备: 1、实验用材料。 2、演示用图片、课件。 课时分配: 1、认识固体:一课时 2、把固体放到水里:一课时 3、认识液体:一课时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一课时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课时 第一课 认识固体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性质,并能描述。 2、能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那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德育目标: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 能辨别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那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教学难点: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性质,并能描述。 教学准备: 1.文具盒、石块、笔、胶水、果汁、面粉、水、牙膏等固体液体。 2.四种固体材料、记录表。 3.米、各种豆子、花生等。 4.黄豆、玉米粉、绿豆、天平、量杯(或量筒)。 5.筛子、两种颗粒大小不等的固体颗粒。准备:文具盒、石块、笔、胶水、水、果汁、等固体液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老师互动的目的 集中话题 1、关于固体和液体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写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们想研究的问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引入新课的教学 探索和 调查 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许多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事情,出示固体和液体。 2、出示面粉、水。提问:如果往水里逐渐加面粉,并笔挺地搅拌,当搅不动是,面粉是固体还是液体?教师示范操作。(注意:烧杯里的水不要多,面粉一点地放,放入面粉后要不停地搅拌) 3、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制定目标 4、提醒学生组好记录填在活动记录表上。 5、组织汇总,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研究的项目最多。 6、在生活中有关固体分离的离子很多,你能举例吗? 7、看图:固体的分离。 8、让我们想办法把混合的固体分离。怎样把黄豆、绿豆、玉米面分离?设定时间3分钟。 9、老师拿出筛子大家想想。 学会区分固体和液体。 会研究固体的性质。 会做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回顾和 解释 1.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了哪些收获? 由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 2、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3、知道那些固体可以沉浮,那些固体可以溶解。 4、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体验制作彩色树枝的乐趣*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性质,并能描述。 德育目标: 1.体验制作彩色树枝的乐趣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等方面性质,并能描述。 教学重点: 1.知道那些固体可以沉浮,那些固体可以溶解。 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溶解现象。 2.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准备: 1.在水中会沉或会浮的固体若干、不容易判断沉浮的固体。 2.一个橙子和一片橙子,一截蜡烛和一枝蜡烛,一个苹果和一片苹果。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