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鼓槌石斛丰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14约5.1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鼓槌石斛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省范围内鼓槌石斛丰产栽培有关的术语和定义、种植地选择、种植、种植地管理、采收及初加工、档案建立与管理及包装运输贮藏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鼓槌石斛的栽培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3.1基质

石斛栽培中用来固定植株及贮存植物所需水分、养分的材料。常采用的基质有椰丝、椰块、陶粒、蛭石、水苔、树皮、杉木屑、碎砖瓦及碎石等。

3.2石斛有害生物

对石斛有害的任何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或品系)或生物型。包括害虫、病害、鼠(兔)害、有害植物等。

4种植地选择

2

4.1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8℃~21℃,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40℃,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无霜期280d~

280d;年降雨量1100mm~1500mm。

4.2栽培场地选择

宜选择光照充足、早晨朝阳或南北向有水源的阳坡地、稀疏林地、台地,不宜选择阴坡底、凹地。种植地选择应距离交通主干道100m以外。栽培地土壤重金属、农药残留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4.3环境条件

符合GB3095标准要求。

5种植

5.1设施建设

鼓槌石斛可使用塑料大棚、温室、简易遮阴棚等设施,配备喷雾和灌溉设施。

5.2设施要求

5.2.1光照条件

采用遮阳网遮阴,降低光照,鼓槌石斛忌阳光直接暴晒或长期阴暗,遮阳度为50%~70%。

5.2.2温度和空气湿度条件

鼓槌石斛适宜生长温度应≥18℃,宜为20℃~30℃。空气湿度通过喷水等措施控制在60%~85%之间。

5.3苗床

5.3.1地床

做成高20cm~30cm,宽1.2m~1.6m的定植床,步道宽40cm。其上铺垫20cm厚的基质。

5.3.2搭架高床

搭架高100cm~120cm,在架上做高8cm~10cm,宽1.2m~1.6m的定植床,步道宽40cm。其上铺垫8cm~10cm厚的基质。

5.4栽培技术

5.4.1栽培基质准备

将用于栽培的基质进行摊晒1周用0.3%~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处理后备用。

5.4.2栽培时间

3

冬春季11月至翌年2月定植为宜,其它季节也可进行种植。

5.4.3栽培密度

种植密度为20株/m2~40株/m2,根据苗木丛的大小不同使用不同的种植密度。

5.4.4栽培方法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具较多1年~2年生鼓槌石斛株丛作为种株,剪去枯株、断株,修剪盘结、较长的老根,以3株~4株为1丛进行分株。伤口处蘸代森锰锌粉剂涂抹消毒,并置放阴凉通风处1天左右再栽。栽培时,用手或工具在基质上按根系大小掏坑,把种苗放入坑内,用基质回填压实,以保持种苗直立不倒伏。

6环境调控

6.1水分管理

鼓槌石斛栽种后应保持湿润的基质环境,栽培基质持水量在50%~60%。高温干旱,可在早晚利用喷雾浇水,忌在高温、低温或阳光暴晒下进行。

6.2防雨措施

雨季,雨水过多时,应用塑料薄膜搭建雨棚,并及时排水。

6.3施肥

施肥按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执行。定植成活后开始追肥,施肥根据鼓槌石斛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进行施肥,采用薄肥勤施的原则,幼苗期施用高氮肥,浓度为0.1%;随着鼓槌石斛苗龄的增长,适当增加磷、钾肥用量,进入花期时要以磷、钾肥为主,减少氮肥的用量;进入休眠期前,养分的供应要选择高磷的肥料。平常配合浇水用腐熟圈肥液或沼液,按1:10比例兑水喷施。

6.4除草

及时除草,也可覆盖地布、黑地膜防草。

6.5有害生物防治

6.5.1防治原则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栽培技术措施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根据鼓槌石斛有害生物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地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绿色食品规定的范围内。

4

6.5.2防治措施

采用栽培技术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方法。农药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