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原理】课件:罐头加工技术进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节 罐头生产新技术进展
一、杀菌技术进展
杀菌技术发展趋势
◆热杀菌技术应用已久,技术进展主要是表现在设备
的改进和热源的改变;
◆现代食品杀菌工艺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加热杀菌方
式,朝以下方向发展:
• 采用非加热杀菌
• 各种除菌方法
• 运用现代的各种包装技术与杀菌工艺密切配合
• 新杀菌方法及设备与现代的加工技术相结合
(一)微波杀菌技术在罐头生产
的工业化应用
荔枝罐头微波杀菌时的中心温度
曲线
荔枝罐头加热及微波杀菌对果肉硬度的影响
1~3 #蒸气杀菌、4 #微波杀菌
(二)非热杀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近年发展较快,有的已商业化应用。
非热杀菌的特点:
在降低微生物危害的同时,可最大限度地
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新鲜食品所具有的独特
风味。
1、 超高压杀菌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简称HHP)
又称为高静压技术,将食品密封于弹性容器或
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该系统常以水或其他流体介
质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物,在高静压(一般100~
1000MPa以上)下处理一段时间,使微生物致死。
超高压杀菌原理:
高压对微生物细胞的破坏作用
蛋白质在高压下立体结构(四级结构)崩溃而发生变性而使
细菌失活;
微生物细胞核膜被压成许多小碎片和原生质等一起变成糊
状,细胞膜和细胞壁被破坏;
压力瞬间变化对微生物细胞的破坏作用
在高压下,水被强制浸透入微生物体内,瞬间解除周围压
力时,浸入细胞内水分的绝热膨胀增大,把微生物的细胞膜从
内测向外测压出。当绝热膨胀力超过细胞膜的承受能力时,细
胞膜被破坏,造成微生物死亡。
微生物的死亡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超高压杀菌工作示意图
超高压杀菌的特点:
能较好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色泽和营养价
值;
经高压处理后的果汁和蔬菜汁在达到杀菌效果的同时,Vc
损失很少,残存酶活性只有4%,色香味等感官指标不变,综合
效果优于热力杀菌。
由于是液体介质的瞬间压缩过程,灭菌均
匀;
操作安全,较加热法耗能低,减少环境污染。
2、高压脉冲电场杀菌技术
杀菌机理假说:
细胞膜穿孔效应
电磁机制模型
粘弹极性形成模型
电解产物效应
臭氧效应等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电磁场对细胞膜的影响。
原理:
基于细胞结构和液态食品体系间的电学特性差异。当把
液态食品作为电介质置于电场中时,食品中微生物的细胞膜
在强电场作用下被电击穿,产生不可修复的穿孔或破裂,使
细胞组织受损,导致微生物失活。
脉冲电场强度为12-40 Kv /cm,脉冲时
间为20μ s~18μ s的条件下,可有效地对食
品进行灭菌。
•杀菌效果受食品pH值、细菌种类等的影响。
脉冲电场技术还可利用于大豆处理,可实
现灭酶脱腥,并有效地保留大豆的香气。
3、 脉冲强光杀菌
使以稀有气体为发光成分的闪光放电灯在瞬间发光,用由
此产生的强烈白光闪照微生物,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脉冲强光杀菌设备结构:
由一个动力单元和一个惰性气体灯单元组成。
动力单元--提供高电压高电流脉冲,为惰性气体灯提供所需
的能量;
惰性气体灯-接受高电压高电流脉冲后,发出由紫外至近红外
线区域的光线,其光谱与太阳光十分相近,但强
度却强数千倍至数万倍。
脉冲强光杀菌的特点
由于脉冲光具有广域的光谱和很强的能量,因而
微生物的致死率很高。
Joseph Dunn等研究结果表明,脉冲强光能杀死大多数的微
生物,比传统的紫外灯有更高的效率,如经30余次闪照后,可
使枯草芽孢杆菌由105个减少到0个。
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只能处理食品的表面,可用于
延长以透明材料包装的食品及新鲜食品的货架期,
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成分影响很小。
如面包经冲强光闪照40次后,淀粉酶活力降70 %,蛋白酶
活力下降90 %,面包的主要成分无破坏作用,但保存期提高1
倍以上。
4、脉冲磁场杀菌技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