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原理I教学大纲-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讲:公平与效率之争:从机会公平角度看公平与效率两难问题
一 公平与效率两难理论
经济学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广泛讨论始于奥肯,他们分析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相应的观点也存在差异,简单地讲,在经济学领域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兼顾平等与效率、平等优先以及效率优先。
1、 奥肯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
主张平等与效率兼顾观点的学者大多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在平等与效率关系问题上,他们不赞成各执一端的说法,而是主张两者的兼顾,试图找到一条既保持市场经济的效率,同时又能消除收入差距扩大的途径,在效率提高的同时,又能维护社会的大体平等度。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凯恩斯、萨缪尔逊和阿瑟奥肯等人。而对平等与效率关系做专门研究的第一位经济学家是阿瑟奥肯,他的思想也代表这一派经济学家的共同主张。
(一)平等与效率的兼顾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在其1975年出版的《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一书中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兼顾”理论,以及对平等与效率等其他问题的分析被认为是当时对平等与效率关系理论问题研究水平比较高的成果。其主要内容大致可概述如下:
第一,认为平等与效率的选择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抉择,同时也是最困难的选择。他说:“……目前最棘手的抉择问题。……一种恐怕是更为困扰人心,更为普遍的抉择,而且它在社会政策的各个方面困扰着我们。”
第二,为什么要提出平等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呢?奥肯认为,平等与效率在同一层面上是一对矛盾。“我们无法在保留市场效率这块蛋糕的同时又平等地分享它。”因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得交替关系,要做到平等(实现收入均等化),就要牺牲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要提高效率就要扩大收入差距。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个人贡献的评价和付酬制度。市场越起作用,效率就越高,收入就越多,平等就要受到损害。相反,实行有利于平等的收入均等化政策,如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人们就不愿增加工作量,遗产税太重,就不愿储蓄,积累率可能下降,这些都会使效率受到损失。政府规定最低工资率给低收入者补助,则被认为是对少干活者或不干活者的不恰当鼓励,从而引起更大的效率损失。因而两者不可兼得。
第三,由于平等和效率二者之间的矛盾性,因而不可兼得,很自然就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序数问题。“罗尔斯有一个清晰干脆的回答:把优先权交给平等。米尔顿弗里德曼也有一个清晰干脆并且是一贯的回答:把优先权交给效率。我的回答很少是清晰干脆的……我不能接受罗尔斯的平等主义的差别原则。……与弗里德曼不同。”阿瑟·奥肯的具体看法是:
(1)平等与效率必须兼顾。因为资本主义是一种权利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双重交错的社会结构和价值标准的社会,它既追求法律上的权利平等,又造成经济上不断加大的差距。正是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市场经济是一种以赏罚来鼓励和刺激人们去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制度,它创造出有效率的经济,因而市场需要有它的地位。但市场也必须被界定在它必要的范围内。平等与效率两者齐头并进是有的,而在许多场合又是不可兼得的,正因如此,奥肯认为必须采取兼顾的办法。“如果平等与效率双方都有价值,而且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绝对的优先权,那么在它们冲突方面,就应该达成妥协。这时,为了效率就要牺牲某些平等,并且为了平等就要牺牲某些效率。然而,作为更多地获得另一方的必要手段(或者是获得某些其他有价值的社会成果的可能性)无论哪一方的牺牲都必须是公正的。尤其是,那些允许经济不平等的社会决策,必须是公正的,是促进经济效率的。”
(2)平等与效率“兼顾”的关键在于度。“真正的问题通常在于程度。国家以什么代价用平等来交换效率”也就是要恰到好处地增进平等。平等之所得正和效率之所失相抵,保持社会效率的总和不变。“在一大批可靠、真实——进而是科学——证据的引导下,我的改革同伴们需要设计出的是援助穷人而不是滋生懒惰的方案……平等化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实现全体公民按照合理标准过上公平生活的权利,我们的国家便能成为对富人和穷人同样更好的国家。”
(3)奥肯还提出了协调平等和效率的政策措施。一是将大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分配给工人,让工人参与企业重大决策,从而既扩大平等,又提高效率,二是实行负所得税或有限工资津贴,从而既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又不损害效率,不影响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三是增加国家的教育经费,使劳动者有受教育、接受培训的机会,纠正机会不均等,从而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收入的均等化,四是实行“混合经济”结构,即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包括某些部门资本主义国有化在内的社会化的经济相混合的经济,从而使以利润为动机、关心效率的私人经济与不以利润为动机、关心社会福利,关心平等的公共经济两者互相补充。“社会需要为更多的人找到出路,通过选择某些包含不同提议的组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