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省铜川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原卷版).docx

发布:2025-03-26约5.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铜川市2023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Cu-64Ca-40Ti-48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创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北京冬奥会手持火炬“飞扬”出口处喷涂含碱金属的焰色剂,实现火焰的可视性

B.利用高纯硅的半导体性能,可以制造光电池

C.抗击新冠疫情时,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均可作为环境消毒剂

D.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脱落酸有催熟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脱落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1mol该物质能与2molNaOH反应

B.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酯化、加聚、氧化反应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D.分子式为C15H20O4

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HNO3溶液:+2H+=SO2↑+H2O

B.用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NH3·H2O+SO2=+

C.电解MgCl2水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H2↑+Cl2↑+2OH-

D.酸性K2Cr2O7溶液遇NaNO2变成绿色:+3+8H+=3+2Cr3++4H2O

4.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以钠箔和多壁碳纳米管为电极的可充电“Na-CO2”电池,工作过程中,Na2CO3与C均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电极。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多壁碳纳米管阳极,Na+向钠箔电极方向移动

B.放电时,电路中转移0.1mole-,多壁碳纳米管电极增重1.1g

C.采用多壁碳纳米管作电极可以增强吸附CO2的能力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Na2CO3+C-4e-=3CO2+4Na+

5.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

前者产生气泡较快

催化效率:Fe3+Cu2+

B

将缠绕的铜丝灼烧后反复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然后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C

取5mL0.lmol·L-1KI溶液,滴加5~6滴0.1mol·L-1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

溶液变红

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盐酸

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

Ksp(BaCO3)Ksp(BaSO4)

A.A B.B C.C D.D

6.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双层电容器中储能行为时,运用到某种离子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M、L、Q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M、Q同族且两种元素组成的某种阴离子在强酸性溶液环境下可以产生淡黄色沉淀;Y是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的氢化物沸点一定高于Z的氢化物

B.Z的含氧酸不一定属于强酸

C.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QXML

D.L的铵盐溶液能存放在玻璃试剂瓶中

7.25°C时,将HCl气体缓慢通入0.1mol·L-1的氨水中,溶液的pH、体系中粒子浓度的对数值(lgc)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5°C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10-9.25

B.t=0.5时,c(NH3·H2O)c(Cl-)c()

C.P2所示溶液:c()100c(NH3·H2O)

D.P1所示溶液:c(Cl-)=0.05mol·L-1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依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四氧化三锰是电子工业生产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重要原料。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少量FeCO3、Al2O3、MgO和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品位四氧化三锰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0.01mol/L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中数据:

金属离子

Al3+

Fe3+

Fe2+

Mg2+

Mn2+

开始沉淀

4.1

22

7.5

9.6

8.8

完全沉淀

54

3.2

9.5

/

/

②Ksp(MgF2)=7.4×10-1l;Ksp(MnF2)=5.6×10-3

回答下列问题:

(1)提高“酸浸”效果的方法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