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陶渊明饮酒诗之5赏析.doc

发布:2017-09-02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飲酒詩之五   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還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主旨: 本詩表現了詩人與塵俗隔絕,淡泊名利,能在鬧中得靜,並感受到外界物象的自然意趣。菊花在詩中象徵了幽雅恬靜的隱逸生活。 語譯: 在人群中居住,但沒有聽到車馬往來的繁囂聲。為什麼能做到如此境界呢?原來心境澄靜,自然意識不到四週的喧鬧氣氛。 ------------------------------------------------------------------------------------------------------------ 賞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語出唐朝劉禹錫的〈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乎高峻,只要有仙人居住便會出名。水不在乎幽深,只要蛟龍臥藏便會顯示靈異。這間簡陋的居室,只要主人有高尚的品德,就能令它聲名遠播。蒼綠的苔痕爬上石階,青翠的草色映入竹簾。和我交往的都是學問淵博的人,沒有不學無術的平庸之輩。(在這兒)可以彈奏沒有裝飾的古琴,翻閱佛經。沒有樂聲擾亂我的聽覺,沒有公文使我勞累委頓。(這陋室比得上)南陽諸葛亮的草盧,西蜀揚雄的茅亭。正如孔子所說:「(有君子住在裏面),有甚麼簡陋呢?」 歸田園居(其三)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譯文: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雜草叢生,豆苗長得很稀。 清晨我下地鬆土除草,星月下我扛著鋤頭回家歇息。 草木覆蓋了狹窄的歸路,夜露打濕了我的粗布上衣。 衣服濕了又有什麼可惜,只求我那心願至死不移。 賞析: 此詩是描寫陶淵明勞動生活的代表作。雖寫勞動,其主旨卻並非寫勞作之艱辛,而是表現一種審美情趣。試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荷鋤夜歸圖。艱辛自是艱辛,詩人也說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但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呀!後兩句正可 以看作是此詩全篇的眼線,是透露詩人心緒之所在。後來,曹雪芹筆下的黛玉葬花,荷鋤吟詩,正源於此。只不過黛玉的荷鋤葬花,就更脫離了勞作本身,成為純粹的一種審美境界。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