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排精调作业指导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轨排精调作业指导书
工作内容
本工序的主要内容包括:轨枕编号;全站仪设站;测量轨道数据;调整中线;调整高程精调工作进行前首先对轨枕进行编号。编号采用红色油漆喷于轨枕上,如图1所示。
图1 轨枕编号
2、全站仪设站(图2)
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1mm时,应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4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为加快进度,每工作面宜配备2台具有自动搜索、跟踪、计算、传输数据功能的全站仪。
图2 全站仪设站示意图
3、测量轨道数据(图3)
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
图3 轨道精调
4、调整轨道中线(图4)
采用双头调节扳手,调整轨道中线。双头调节扳手联组工作,一般2~5根为一组。
图4 调整轨道中线
5、调整高程(图5)
用普通六角螺帽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调整螺杆时要缓慢进行,每旋转90°其高程变化1 mm,调整后用手检查螺杆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则调整附近的螺杆。
图5 轨道高程调整
质量验收标准
序 号 检 查 项 目 允 许 偏 差(mm) 检 验 方 法 1 轨面高程 一般情况 ±2 专用测量仪器 紧靠站台 +2,0 2 轨道中线 2 3 线间距 +5,0 4 轨 距 ±1,变化率不得大于1‰ 轨检尺 5 水 平 1 轨检尺 6 轨 向 2mm/10m弦 轨检尺 7 高 低 2mm/10m弦 轨检尺 注:每个轨排支撑架处检查一次,检查内容、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上表所示。
施工安全与劳动保护
1、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必须穿戴醒目防护服。
2、作业时必须佩带反光标志。
3、保证施工处和设备放置地间有0.5 m的空间。
4、工作区域清洁、整齐。
5、长大隧道内或夜间施工时,宜在物流通道上作出明显通道宽度限界反光标志。
6、对擦洗机械后的油液和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废液压油分类回收,利用。
7、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做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
作业注意事项
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标准实行定期标定2、测量区域尽量减少其它施工作业3、极端天气条件下不得进行精调作业4、轨排精调后应采取防护措施,严禁踩踏和撞击5、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仍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 1 -
高程调整
双头调节扳手
P
全站仪设站点
控制点CPⅢ
6
7
8
5
2
4
3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