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课件第一单元散文的阅读与欣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后习题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河英的形象与鲁迅笔下的闰土有何异同? (3)河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试用自己的话来加以概括。 二、说一说下列语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和这样写的好处。 (1)在贫瘠的山村中,它像一座城堡矗立着,十分显眼。 (2)好几十年过去了,这间屋子的一切细枝末节竟然都还贮积在脑海的最底层,一见面全都翻腾出来,连每一缕木纹、每一块污斑都严丝密缝地对应上了。 口语交际———普通话标准训练 写作———立意新颖 语文综合实践 散文征集大赛———讲述我们的生活与人生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一单元 散文的阅读与欣赏 阅读过程中,从字词到语段再到句子,无不体现着对语境的依赖。因此,在阅读时要注意整体感知,从全篇入手来把握文章大意。在阅读中,应注意几点:首先要从题目着眼,了解全文;其次要抓住关键性语句或段落;再次就是要融入感情,并且首尾统筹,着眼全文。 散文是一种自然潇洒的文体,通过对某个生活事件的描写来表达感情,揭示社会意义。散文往往因其充沛的感情,优美的语句而引人入胜,但同时它也有难以把握之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从挥洒自如的行文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思想感情呢? 一、由“形”及“神”——体味文章主旨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是指散文外在的表现形式,包括选材、组材、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而“形散”则是指文章内容,可以覆盖古今中外,涉及天文地理;组织材料可以跳跃腾挪、起伏跌宕;表达方式可以夹叙夹议,自由挥洒。所谓“神”,是指散文内在的思想感情,而“神不散”是指一篇散文的主题凝炼集中,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加以展开,把看似“散”的材料贯穿起来。 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整体入手,把握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体会领悟文章的主旨。一般文章的思想可在标题、开篇或结尾找到,如《提醒幸福》,开篇“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便点题;一些文章的抒情和议论句常常有画龙点睛、烛照主旨的作用,如《匆匆》,文末一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另外一点要注意,人物的心态和情感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很大,要准确深刻地把握作者的思想,还必须要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及境遇。 二、深入把握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阅读散文,一定要努力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以及感情的语句,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通过写景状物抒情,是散文常见的形式。散文中写景绝不是客观景物的简单“照相”,而是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匆匆》,作者开篇几笔勾勒出一个淡淡的画面,然而作者的主要手笔不在于描绘春景的实感,而在于把读者带入画面,接受情绪的感染,同时又作形象的暗示:这画面里现出大自然的荣枯, 是时间飞逝的痕迹,由此诗人追寻自己日子的行踪。自然的新陈代谢的迹象和自己无形的日子相对照,在一连串疑问句中透出诗人怅然若失的情绪。 通过记事写人传情,在散文中也比比皆是,如《老屋窗口》。 三、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 品味文章的语言是在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语言加以细心揣摩、辨析,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好的语言必然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注意分析语言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得到欣赏之乐,还可以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有利于写好文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意境中,语言才具有本质最实在的意义,才能表达出真切的感情。 学会阅读和欣赏散文,也就学会了欣赏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既提高了鉴赏和表达能力,又有益于自我心性的陶冶。 一 提 醒 幸 福 选自《毕淑敏作品精选》(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有改动。毕淑敏,当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品有《素面朝天》《冰雪花卉》等。 课后习题 一、怎样理解文章的标题“提醒幸福”? 二、通读全文,找出文章的论点,并且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论证观点的。 三、说一说文章开头大篇幅论证“提醒幸福”的用意。 四、从全文来看,说一说为什么“提醒幸福”很重要。 五、联系上下文,找出下列句子,仔细体会其含义。 (1)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2)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3)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 (4)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 (5)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