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1652-2022 苦瓜抗枯萎病苗期鉴定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
CCSB16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1652—2022
苦瓜抗枯萎病苗期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esisitanceevaluationofbittergourdtoFusariumwiltat
seedlingstage
2022-09-26发布2023-04-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6/T1652—2022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接种体制备 1
5鉴定方法 2
6鉴定结果判断 2
7鉴定品种要求 2
附录A(资料性)苦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 3
附录B(规范性)枯萎病菌悬液的制备 5
附录C(规范性)苦瓜品种枯萎病抗性鉴定表 6
II
DB36/T165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西省高安市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关峰、石博、张景云、万新建、张会国、黄国东、陈蕾、朱琦、陈保玲、蔡裕山。
DB36/T1652—2022
1
苦瓜抗枯萎病苗期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苦瓜抗枯萎病苗期鉴定和抗性评价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鉴定方法、鉴定结果判断、鉴定品种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苦瓜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及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1瓜类蔬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
NY/T2354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苦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苦瓜枯萎病bittergourdFusariumwilt
由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momordica,FOM)所引起的叶片网状黄化,茎叶坏死,切开病株可发现维管束变成褐色,致整株枯死的苦瓜土传病害。
4接种体制备
4.1病原物分离与保存
以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发病茎部的褐色维管束组织中分离枯萎病病原物,进行分离物的纯化,后经形态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确认为尖孢镰刀菌苦瓜专化型,保存备用。
4.2生理小种鉴定
对于抗病性鉴定接种的病原分离物进行生理小种的鉴定,鉴定方法参照附录A。
4.3接种体
4.3.1菌株繁殖
选择苦瓜枯萎病优势生理小种菌株制备接种体。将菌株活化后,用无菌水制成孢子悬浮液,均匀涂
DB36/T1652—2022
2
抹在PDA平板上,置于26℃下培养5d~7d,待培养皿长满孢子。将枯萎病菌菌块,接种于装有灭菌的PS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摇床上26℃条件下160r·min-1,恒温培养3d~5d,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备用。
4.3.2菌悬液制备
将PS培养基培养3d~5d的菌液用四层灭菌纱布过滤。过滤后的菌液离心(4000r·min-1,5min),弃上清液。离心后的分生孢子液用无菌水稀释,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分生孢子菌液浓度,使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浓度调至106cfu·mL-1。过滤后的菌丝用高速组织捣碎机捣碎,加至孢子悬浮液中混匀制成接种菌悬浮液。
5鉴定方法
5.1播种育苗
播种前晒种2h~4h,经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清水冲洗后,浸种17h,浸种期间搓洗种子2~3次,种子充分吸水后取出沥干,用湿纱布包好,保湿,至于28℃~32℃培养箱内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搓洗1次,防止种子发霉,发芽后播种至穴盘内,盖上小拱棚遮阳保湿。当有70%~80%的幼苗出土后,揭开小棚。幼苗应生长健壮、一致。每品种3次重复,每重复15株,共45株。
5.2接种
当苦瓜幼苗长至两叶一心时接种,枯萎病悬浮液的制备见附录B。接种方法采用浸根移栽法接种,浸根时间为30mi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