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docx

发布:2023-07-17约1.6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木兰诗 学习目标: 能正确朗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 2、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诗,理清思路,理解诗意; 3、梳理故事情节,初步了解木兰的形象。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意,了解互文手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荣立赫赫战功后重返故乡的故事。这首诗以其动人的故事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北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木兰诗》为历代人民传诵,与《孔雀东南飞》被后人合称为“乐府双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木兰诗》,认识木兰这位奇女子。 二、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1、出示本文中易读错的字 唧唧(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 ) 辔头(pèi) 溅溅(jiān) 燕山(yān) 啾啾(jiū) 戎机(róng) 朔气(shuò) 金柝(tuò) 十二转(zhuǎn) 阿姊(zǐ) 云鬓(bìn) 傍地走(bàng) 老师示范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节奏。 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声音响亮。其余同学认真听,如有错误,请随时更正。 三、二读课文,译讲课文 1、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对照书下注释和参考资料翻译全诗。如有疑问可举手问老师。8分钟后,比哪些同学能正确译讲。 注意参考课件中补充的注释 补充的注释: 木兰当户织 当户:对着门。 问女何所思 何:什么。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旦辞爷娘去 辞:离开,辞行。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闻:只听见。 万里赴戎机 赴:奔赴。 关山度若飞 若:像。 可汗问所欲 欲:想要。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意做。 愿驰千里足 千里足:千里马。 同行十二年 行:行军打仗。 安能辨我是雄雌 安:怎么。 3、生自学,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若有普遍都不会的词语,可及时板书到黑板上。 4、指名译讲课文。 译讲方法:每人一段,翻译全句。 5、易错的地方: 关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一句话的理解,可能会引起学生的误解,其实这是古文中常见的“互文”现象,也就是说这些句子的意思是相互交替、补充的。 从直译来看: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其实在这里是讲到各处集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这一点要给学生讲清楚。 6、讲解“互文”知识 互文:上下句或若干个句子的意思互相交错、兼顾、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叫“互文"。 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使用了“互文“的修辞?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4段)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第6段) ③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第6段) 7、梳理情节 在学生翻译过程中,让学生先概括故事内容。 老师总结:(1--3段)替父出征 (4段) 征战沙场 (5段) 凯旋受封 (6段) 辞官回乡 (7段) 比喻作结 按时间梳理情节 战前:(1--3段)替父出征 战中:(4段) 征战沙场 战后:(5段) 凯旋受封 辞官回乡 (7段) 比喻作结 四、初步了解木兰的形象 木兰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巾帼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坚毅勇敢的报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身份一直没暴露。在凯旋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回乡过简朴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优秀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完成本节的课时练。 六、教后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