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 演示文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静脉输液溶液不滴的原因? 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压力过低、针头阻塞、静脉痉挛。 医嘱的处理原则 (1)先执行,后转抄; (2)先急后缓; (3)先临时后长期; (4)医嘱执行者签全名。 处理医嘱时应该注意 (1)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才有效。 (2)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查询清楚后执行。 (3)医嘱及执行时间的写法以24h计。 (4)凡已写在医嘱本上而又不需执行的医嘱,不得贴盖、涂改,应由医生用红笔写“取消”,并在医嘱后用蓝钢笔签全名。 (5)医嘱应每班查对、每周总查对一次。 (6)凡需要下一斑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班,并在护士交班记录上注明。 患者摄入量的内容有:摄入量的内容主要有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 每天排出量的内容有:排出量的内容主要有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量及伤口渗出量等。 病室报告的书写要求 (1)应在巡视和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书写 (2)书写内容应全面、真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3)字迹清楚、不随意涂改,日班用蓝钢笔书写,夜班用红钢笔书写,但床号、姓名、诊断均用蓝钢笔填写。 (4)填写时,先写床号、姓名、诊断;后报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明测量时间;再简要记录病情、治疗和护理情况。 (5)对新入院、转入、手术、分娩患者,在诊断的下方分别用红笔注明“新”“转入”“手术”“分娩”,危重患者作红色标记“*”或用红笔注明“危”。 (6)写完后,注明页数并签全名。 护理基础知识 护理部 2015年06月 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 安全性 舒适性 整洁性 安静性 医院适宜的温度 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 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 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 (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 (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及支气管 哮喘发作的患者 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 (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 (2)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 (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 (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压疮 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 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何谓医院感染 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微生物。 消毒: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灭菌: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清洁区: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是指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健康成人不同部位温度的正常范围 口腔温度 36.3~37.2℃ ;肛门温度 36.5~37.7℃;腋下温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