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最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单元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第一课 国土与人民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欧洲洲的总面积大致相等。
2、中国的四个地理端点
3、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 6个海上邻国
4、中国有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国海岸线总长18000千米,鸭绿江口——北仑河口
5、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其优势在于:东部频临海洋,气候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有众多优港湾便于发展海上事业;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且与中亚、西亚、欧洲相连,陆上交通便利。
6、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省会、简称、轮廓(特别是云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甘肃)
7、中国人口总数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总数百分之20%,人口密度为世界平均的3倍。
8、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东密西疏
9、中国总共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其余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10、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少数民族风情最浓郁的省份:云南省;
回族忌食猪肉、戴白色无檐小帽;藏族吃酥油茶、献哈达;苗族的吊脚楼;侗族大歌。
第二课 山川秀美
一、复杂多样的地形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海拔最高的高原;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林、溶洞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覆盖最大。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
3、三大平原:
4、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山脉。。。。。。。。。
”。主要问题:水土流失。 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治理黄河的关键: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加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
2、长江主干道航运价值高,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防洪。 措施:退耕还湖、植树种草、修建水库、疏浚河道、加固堤坝
著名景区:长江三峡 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最大),葛洲坝、都江堰
3、长江、黄河共同流经:青海省、四川省w W w .x K b 1.c o M
第三课 地域差异显著
一、秦岭—淮河分南北
1、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
2、南北方人们生活的差异:
二、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
A、气候方面 B、地形方面 C、生产方式,东部种植业, 西部畜牧业
D、人口、交通、教育 E、资源分布
近年来为缓解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我国建立的三大工程
①西气东输:新疆(轮南)——上海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作用:缓解地区之间资源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发展。
三、交流互补
1、原因: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需要区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以达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2、四大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综合探究五 认识台湾
1、台湾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组成 ,与我国福建省隔海相望。
最大城市:台北(行政中心) 主要地形:山地和丘陵,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主要少数民族:高山族 要自然景点:日月潭、阿里山
2、台湾的美称:蝴蝶王国、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东方糖库等
第六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 北方地区
一、红松之乡
1、小兴安岭——黑龙江省的中北部——拥有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2、生产变化:由于对森林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保护森林和环境。
二、黄土高原:东临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抵长城,南连秦岭
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地表植被稀疏、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盲目开采矿产资源
民歌:信天游 舞蹈:安塞腰鼓 建筑:窑洞 窑洞的选址:地势较高、离水较远
三、北京: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西北高,东南低。中南海被称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新|课 |标 |第 |一| 网
故宫也叫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建筑群
古老性:国粹京剧,四合院,胡同
第二课 南方地区
一、水乡孕育的城镇
1、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2、太湖流域手工业、农副业发达,城镇沿河或环湖分布,房屋往往临河而建,
太湖三白“太湖银鱼、白鱼、白虾” 同里民俗——“过三桥“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