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_Server数据库课程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范文 范例 指导 参考
学习 资料 整理 分享
《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 授课单位: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教研室
学时:6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SQL Server数据库》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此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和管理,能熟练运用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前导课:《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
后续课:《动态网页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库分析与设计能力、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能力、数据库文档的编写能力。在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岗位所需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库应用和开发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动态网页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等后续课程的顺利实施和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想: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充分的实践能力,并应用理论指导进行新的实践和自学能力。
整个课程以工作为导向,项目引导,将整个工作过程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分别融入各个章节中,在每章理论的支持下,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章节内容的学习。
2.课程目标
通过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分析,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2.1能力目标
A1.能够阅读理解需求分析,进行数据库的设计;
A2.能编写数据库文档;
A3.能够熟练的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SSMS)注册服务器和联机丛书;
A4.能够熟练的使用SSMS进行数据库定义、操纵和管理;
A5.能够通过数据库编程访问数据库;
A6.能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A7.能看懂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
2.2知识目标
K1.了解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
K2.掌握数据库概念模型和关系模型的设计方法;
K3.理解文档编写的规范要求,掌握编写文档的方法;
K4.掌握SQL Server 2005的SSMS和T-SQL数据库定义、操作和管理的方法;
K5.掌握SQL Server 2005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
K6.掌握数据库安全和维护技术;
K7.掌握基本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2.3职业素质目标
Q1.培养学生守时、质量、规范、诚信、责任等方面的意识;
Q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
Q3.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
Q4.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Q5.培养学生较强的掌握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系统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 1课程内容
为使学生掌握软件技术专业能力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本课程以“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贯穿项目,并由数据库设计等9个子项目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
学习情境
子情境
参考学时
情境名称
情境描述
情境1:数据库设计
1.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能够阅读项目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方法;实体及属性的概念
4
2.概念结构设计
画E-R图工具的使用
E-R实体关系图的画法
2
3.逻辑结构设计
能理解转换原则
从E-R实体关系图向关系表的转换原则;数据模型的优化
2
情境2:数据库与数据表构建
1.安装SQL Server 2005
能选择合适的版本
安装SQL Server 2005的方法
2
2.创建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数据库
熟悉SSMS的使用;熟练使用查询编辑器;能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
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创建数据库的方法
3.以转换的关系表为基础建立数据表
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方法
2
4.在各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
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方法。
情境3:数据查询的实施
1.简单查询
熟练使用查询编辑器;能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资料
SELECT查询语句
4
2.条件查询
查询条件运算符
3.分组查询
理解分组的概念;聚合函数与分组条件
4
4.联接查询
多表查询的方法
4
5.嵌套查询
嵌套查询的好处及方法
情境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