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赣江特大桥深水钢板桩围堰设计和施工技术.doc

发布:2017-08-31约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赣江特大桥深水钢板桩围堰设计和施工技术摘要:由中铁十三局集团承建的沪昆客专赣江特大桥第231#—234#墩,位于南昌县向塘河河道内,其承台与墩柱施工时采用钢板桩围堰挡水。本文结合该处水文地质特点,针对钢板桩围堰的设计、施工、以及围囹和内支撑的布置方式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说明,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钢板桩;设计;围囹;支撑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沪昆客专(江西段)HKJX—4标赣江特大桥第229#—236#墩中心里程桩号为DK540+496.710—DK540+994.510,以48+5×80+48m连续梁形式跨向塘河河道。 1.1 水文情况 向塘河墩位处河水流速Vp=1.066m/s,流向为自左向右,线路法线与水流夹角为 6.5°。图纸中施工水位为18m。 1.2 地质情况 向塘河234#墩地质情况详见图1。 2 围堰方案选择 在围堰方案确定过程中,在钢板桩围堰和钢套箱围堰之间进行比选。原设计使用钢套箱围堰,但是考虑钢套箱围堰的下沉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费用较高等因素;同时桥位受地形条件影响,钢平台面积不能过大,不具备现场加工与拼装钢套箱等条件,放弃使用钢套箱围堰。而钢板桩围堰具有施工简单、对平台要求较小、材料可周转、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考虑南昌地区的气象特点,故选择在枯水季节利用钢板桩围堰进行该处承台施工。 3 钢板桩围堰设计方案 该处承台平面尺寸为16.8×12m,考虑施工作业空间,钢板桩围堰外形尺寸设计为19.4×14.6m。通过验算,选用12m长钢板桩,桩顶高出水面约1m,桩底进入土层约9m。在桩顶下1.1m、3.1m和5.7m位置分别设置三道围囹和内支撑。 3.1 钢板桩的施工 主要施工顺序:安装第一道围檩及支撑做导向框→逐片打入钢板桩→抽水至第三道撑杆处后,开始施工第二道围檩及撑杆→抽水至基底后,开始施工第三道围檩及撑杆→清底并施工封底混凝土→施工承台、墩柱→拆除围囹→拔出钢板桩。 钢板桩利用吊车作为起吊设备,配合DZ90型振动锤的施工方法逐片插打。插打过程中,须遵守“插桩正直,分散即纠,调整合拢”的施工要点。 3.2 围檩及内支撑的设置 第一道围囹作为钢板桩导向框,在钢板桩插打前进行安装,利用牛腿固定在钢护筒上,待全部钢板桩插打完成后,加固第一道支撑,拆除牛腿。第一、二道围檩采用单支H400×400mm型钢;内撑用φ609×16mm钢管,内支撑与围囹夹角为45°,围囹与内支撑之间、与钢板桩之间采用焊接,其围囹支撑布置如图2: 抽水至第三道支撑,安装第二道围囹及支撑。继续抽水、吸泥至标高13m处,安装第三道围囹和支撑,第三道围檩采用2×H400×400mm型钢焊接,内支撑用H700×300mm型钢,该支撑将打入承台内不能拆除,其围囹支撑布置见图3: 抽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钢板桩及围囹内支撑的变形情况,如出现明显变化,应停止抽水,对围囹及支撑进行加固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3.3 设计相关的计算 3.3.1 钢板桩入土深度验算(用盾恩近似法进行计算) 所以钢板桩的总长度至少为:7.026+3.903=10.929m。选用12m长的钢板桩,钢板桩底部进入河床以下土层8.996m,顶部高出水位近1m。 3.3.2 围囹与内支撑布置及受力计算 按等弯距布置确定各层支撑的间距,根据拉森Ⅳ型钢板桩(W=2037cm3、[σ]=200MPa,长度取12m,宽度为40cm,高度为15.5cm,厚度为τ1=1.55cm/τ2=1.1cm)能承受的最大弯距确定板桩顶悬臂端的最大允许跨度: 3.3.3.2 基坑底的隆起验算 基坑开挖时,当桩背后的土柱重量超过基坑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承载力时,地基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会发生坑壁土流动,坑顶下陷,坑底容易出现隆起的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地基稳定力矩与转动力矩之比抗隆起安全系数K≥1.2时基坑稳定,当基坑水抽除干净时,坑侧上荷载为水压力q=10×hw=10×(18—15.97)=20.3KN/m3,k=■用以抵消坑侧上水压力荷载q需要的深度(18—15.97)=2.03m,计算可知: 符合要求,此工况下基底稳定。待浇注完1.9m厚C40砼封底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抽除基坑内积水,由前面其抗浮力验算可知,不会出现隆起。 3.3.3.3 钢板桩围堰整体抗浮验算 计算假定钢板桩与封底砼为一个整体的工况下,钢板桩与封底砼相对于砂层的滑移情况。 4 封底施工 4.1 抽除泥沙、积水 使用抽沙泵将围堰河床底泥沙抽除干净,抽沙时要保证围堰内有一定的水头,通过水的重力作用对泥沙的压迫作用,不断翻动底部泥沙,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