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途径.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题目: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途径姓名:朱传梅单位:新疆和静县第五小学地址:新疆和静县巴润镇文化街7号院邮编:841305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途径 【摘 要】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普通小学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培养途径 信息是知识的基础,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类解开自然之谜的向导。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未来的教育是培养信息能力的教育,未来的人才是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应好好地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问题,即采用哪些有效办法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一、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定义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1)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2)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3)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4)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 第二 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第三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第四 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第五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第六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第二 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第三 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第四 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第五 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第六 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 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同方多媒体电子教室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和静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 2、学科整合,共同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但信息素养教育不应仅仅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通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