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英语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英语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获得的相关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情感、观念和品质等。由此可见,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同时要关注学生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素养
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这一能力是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课程所应具备的第一种能力,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个维度。听、说、读、写是四种经典的语言技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习者面对各种图表、数据等形式的资料越来越多,如何通过“看”获得第一手和最新的信息成为英语语言技能的又一独立元素。听、说、读、看、写不仅是语言技能,还是理解并获得语言意义的基本方式。语言能力要求学习者整合这些语言技能并经由语境与语篇等传递意义,进行人际交流。
二、课堂教学问题逻辑化,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素养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尤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最贴近学生核心素养个体个性发展的一个维度。在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等,还要关注学生的心情、情感及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厌烦的心理,而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学习能力会得到有效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高。
三、课堂教学活动情景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素养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强调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文化意识进行渗入式培养。通过知识获取、内涵比较、异同分析、精华吸纳等手段,学习者应在自尊、自信、自强的价值观引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理解运用外来异域文化,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沟通。
四、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
学习能力指学习者应主动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积极运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品质。学习能力与学生核心素养紧密相关。作为21世纪的学习者,我们面临的不再是拘泥于以书本、教室、传授为核心主体的教育情境,社会的深度变革带来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对英语学习越来越具有影响力,这种学习能力体现在对这一学科能保持学习兴趣、有明确学习目标、能有效获取学习资源并选择适当策略通过监控、反思、调整、评价等方式进行合理的学习。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任务已逐渐围绕“立德树人”和“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全面人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