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审计流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审计流程
审计流程又称审计程序或审计循环。它是指某个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
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因其性质和要求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计目的和目标。要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能达
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有必要把完成项目审计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科学地划分为几个阶段,并赋予与之相
适宜的工作内容。
在确立审计项目后,完整的建设项目内部审计过程可划分为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
有与其相适应的工作步骤,将这些步骤联系起来便构成了完成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审计流程。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从确定审计项目开始,到制定出书面的审计方案为止的这一过程。准备阶段被认为是整
个审计过程的起点,其工作的周密细致程度直接影响到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1、收集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主要包括: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竣工图;施工图设计及变更洽谈记录;国家颁发的各种
标准和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有关管理部门审批、修改、调整的文件;施工合同;技术资料和技术设备
说明书;竣工决算财务资料;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纪要;工程档案结算资
料清单等。
这项工作常常结合日常工作来完成,由于档案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不少工作也可以留给现场工作
去完成。
2、实施非现场审计(含部分内控测试)。
实施非现场审计也称审前调查,其目的是熟悉被审计单位建设项目运作的基本情况,收集和掌握为确定
重点审计领域,编制系统的审计方案所必需的信息。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询问、实地观察等方式证实
那些在自己办公室掌握的情况和由被审计单位声称的内容是否与实际状况相符;还可以通过运用流程
图、调查表或文字说明等调查技术,来记录调查的结果,以加深了解并证实被审计单位建设项目运作和
内部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电子数据整理。
通过电算化核算的建设项目,应将建设项目运作和相关财务信息资料导入审计系统软件,经过筛选整
理,形成有用的审计资料,可以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
4、组建审计组。
在确定审计组成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年度审计计划对人力资源、时间预算和费用预算的要
求;(2)建设项目的性质和业务量的大小:(3)上一次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价;(4)公司对
该审计项目的一些特殊要求;(5)被审计单位的组织机构、人事、方针等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发生的重大变
化;(6)上一次审计的结果,或对其他建设项目审计的结果,尤其是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行
动及其效果;(7)某些特殊领域需要外部专家提供的服务和帮助。
5、非现场分析及审计抽样。
针对多个建设项目,或同一建设项目的不同环节,根据搜集整理的资料和审前调查得到的内部控制制度
设立和运行情况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并确定审计抽样的性质和规模。
6、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内部审计人员根据所掌握的基本情况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就可以确定具体的
审计目标和重点审计领域,编制项目审计方案并报经项目或部门负责人批准。
7、下达审计通知书。
内部审计部门在年初就应该将年度审计计划中确定的审计项目传达给被审计单位(临时安排的项目除
外)。在进驻被审计单位之前,有关审计通知的事项主要是向被审计单位说明审计组的人员组成、初步
确定的项目审计目标和范围、时间安排以及需要提供的资料和帮助;同时,还应该与被审计单位讨论如
何帮助他们理解和了解本次审计的工作方式和目的。通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下达正式的审计
通知书,也可以通过电话或其他非正式方式,只要能达到预先告知的目的即可。
8、审前培训
建设项目涉及投资方案、投资规模、生产规模、布局选址、技术、设备、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审计技术
含量高,有的项目如土方、基建工程造价还必须专家的参与,必要时要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参与审计。做
好审计培训工作,对丰富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实施阶段
建设项目审计的实施阶段又可称之为现场审计阶段,是指审计项目经过充分的准备之后,针对高风险领
域或显示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领域进行审计的阶段,也是将审计方案付诸实施,化作实际行动的阶段。
1、进点会谈。
审计组长介绍建设项目审计工作的安排及对审计对象的工作配合要求;审计对象有关部门介绍该项目立
项、实施、竣工验收、资金来源及使用、内部控制情况以及对以往内、外部审计和检查的整改落实情
况。
2、内部控制审计评价。
对建设项目材料采购、工程款审批、工程款支付所使用的凭证、支付方式等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和运行
情况进行审计测试,确定建设项目概算、程序等规章制度是否被贯彻执行,内部控制系统是否适当和有
效、并发挥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