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ppt优秀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胃肠道并发症处理 一旦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时,可暂停肠内营养 液的滴注,待上述症状缓解后再重新开始。 预防: ? 稀释 — 在开始接受肠内营养时,应将营养液的浓度稀释 1/4~1/2 ,在某些 危重病人,可从温开水或盐水开始,逐渐增加浓度。最高要素饮食浓度一 般为 25% ? 滴速 — 开始阶段以缓慢滴速滴注,如 25ml/h 开始,如耐受良好,可适量 增加,如50ml/h→80ml/h→100ml/h, 6~24 小时后,根据病人对开始阶段 或前一阶段肠内营养液输注情况,逐渐增加输注的速度与浓度。 代谢性并发症的处理 ? 糖代谢紊乱 - 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重症胰腺炎,感染、创伤等应激后患者可出现血 糖升高。初期阶段注意血、尿糖的检测,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必要时 补充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此类病人往往需要降低葡萄糖的供给量。 -EN 支持停止的过程应是逐步的,因为肠道对较高浓度的糖已适应,突 然停止,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 电解质失衡 - 存在消化液大量丢失及应用利尿药物的重症病人,注意钠、钾、镁等的 补充。肾功能障碍时应限制钾的摄入,颅脑损伤的重症病人,可合并有中 枢性水盐代谢紊乱(如出现尿崩症,使排尿增加并出现顽固性低钠及血钾 的改变) 肠内营养应用伴侣? 内 容 提 要 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 肠内营养的基本理论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制剂分类 主要根据氮的来源分类 肽类 — 百普力、百普素 整蛋白 — 能全力、能全素 氨基酸型 — 维沃 疾病特异型 — 肠内营养剂 短肽型肠内营养制剂 百普力 ? 成分: 短肽链乳清蛋白,植物油、甘油三酯 和麦芽糊精为基础,维生素、矿物质等 ? 吸收 : 2~6 个肽组成,不需消化,直接吸收 ? 应用于: 胃肠功能有损伤,胃肠道功能障碍 的患者。 ? 注意 : 使用中不宜加过高温。 大量询证医学证明 - 短肽是蛋白质在肠道吸收的主要途径。 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内 容 提 要 肠内营养的必要性 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 肠内营养的基本理论 肠内营养 重症医学与营养支持关系密切 重症医学 — 拖住(活着的平台搭建),给予修复的时间 定义 对住院患者发生的危机器官功能和生命的急性病理生理变化进 行全面的支持和综合治疗的学科。 关键 保护和改善全身与各器官的氧输送并使之与氧消耗相适应。 手段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胃肠功能的概念 欧洲重症医学协会腹部疾病工作组 (WGAP) 2012 年推出 新的指南 1 建议采用胃肠功能的概念,即:正常胃肠道功 能包括 促进营养物质和液体的消化吸收、调控肠道菌群 及其产物的吸收、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灌注、分泌、运 动和协调的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是足够功能的先决条件 —— 可见胃肠功能不仅仅是提供营养,还提供了免疫、 内分泌等多种治疗途径 。 营养不良在 ICU 患者中常见 营养不良在 ICU 患者中的发生率 ~ 40% 0% 10% 20% 30% 40% 50% 营养不良在 ICU 患者中非常常见,曾报道发生率最高可 达到 40% ,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 Malnutrition is prevale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patients, has been reported as being as high as 40%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 营养状态评价及营养不良 ? 目前没有一种体征或血清学指标作为判断营养不良的“金标准” ? 临床上常常结合病史和体征进行判断 体重( BW ) 体重指数 (BMI)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 TSF ) 生化指标:白蛋白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 白 半衰期 营养不良判定 白蛋白 前白蛋白 转铁蛋白 20 天 1~2 天 8 天 〈 35g/L 〈 0.2g/L 〈 2.0g/L 营养不良与危重病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