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泰兴第二高级中学.doc

发布:2019-03-21约4.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中国象棋社简明教程 主编:蒋辉 陈启泽 二0一七年十月 目 录 序 第一章 象棋入门基础知识(3课时) 第1节、象棋的历史和发展 第2节、认识棋盘、棋子 第3节、中国象棋术语 第二章 中国象棋象棋规则(4课时) 第1节、中国象棋行棋规定 第2节、中国象棋棋例总纲 第3节、中国象棋胜负规则 第4节、中国象棋记谱方法 第三章 中国象棋的布局和残局(1课时) 第1节、布局 第1节、残局 第四章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8课时) 第1节、侧面虎杀法 第2节、钓鱼马杀法 第3节、重炮杀法 第4节、挂角马杀法 第5节、双车错杀法 第6节、马后炮杀法 第7节、中国象棋36招杀技总结 第五章 实战对局分析(4课时) 第1节、五九炮对黑屏风马飞右象 第2节、五九炮对屏风马 序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学校摸索开发的校本课程就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学校自己设计开发新的课程。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的“象棋是智慧的体操”这一著名论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想到了中国象棋。象棋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源远流长,历千年而日趋兴盛,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不仅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而且它以红黑棋代表两军对垒的智力竞技,是一门开发智慧、提高智力水平的综合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认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强智能和记忆力,下棋应当作为智能修养的科目之一列入学校教学大纲。”受到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话语的启发,一个大胆的设想应运而生,那就是把象棋列入我校的教学活动中。 象棋慢慢进入课堂,也慢慢深入学生心中。课余饭后,校园内的凉亭内、石板棋盘上、教室内的讲台上、课桌上,你随时可看到专心对弈的小棋手,一边的旁观者也是那样的安静。校园里很少再见到因没有适合的娱乐活动而追逐打闹的学生。象棋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我们学校构筑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章 象棋入门基础知识 象棋的历史和发展 中国象棋是一种古老的棋类游戏,大约有两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经典产物,艺术价值泛属于整个人类HYPERLINK /item/%E6%96%87%E6%98%8E%E8%BF%9B%E5%8C%96%E5%8F%B2 \t _blank文明进化史的一个分枝。 一、中国象棋的起源 1、中国象棋起源的传说 HYPERLINK /item/%E8%B1%A1%E6%A3%8B/30665 \t _blank象棋起源于HYPERLINK /item/%E4%B8%AD%E5%9B%BD/1122445 \t _blank中国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HYPERLINK /item/%E4%B8%AD%E5%9B%BD/1122445 \t _blank中国HYPERLINK /item/%E7%A7%91%E5%AD%A6\t _blank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