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质分离技术.ppt

发布:2023-09-16约2.7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质分离技术第一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吸收过程的基本概念 吸收: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该液体中溶解度的差异 实现 气相各组分的分离。 吸收质:气体中能溶于溶剂的组分。 吸收剂:气体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 吸收尾气: 吸收塔顶排出的气体为吸收尾气,主要成分是惰性 气体 还含有残余的溶质。 吸收液: 吸收塔底引出的溶质成为吸收液,其成分是溶剂和 溶质 。 惰性气体:基本上不溶于溶剂的组分的统称。惰性气体可以是 一种或多种组分。 第二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吸收过程的基础知识相组成:混合物中两组分的物理量之比成为摩尔比,可以用 来表示相组成。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溶质气体最大限度溶解于溶 剂中的量。亨利定律:在总压不是很高(通常不超过500kpa),温度一定 的条件下,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时,稀溶液上方 的溶质分压与该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推动力:通常以气液两相的实际状态与相应的平衡状态的偏离 程度表示 第三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传质机理物质在单一相中的传递是扩散作用,分为分子扩散与涡流扩散。 分子扩散:分子扩散是物质在一相内部有浓度差异的条件下, 由流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而引起的而引起的物质 传递现象。 涡流扩散:再有浓度差异的条件下,物质通过湍流流体的传递 过程。 对流扩散: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与分子扩散两种 传质作用过程。 第四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传质机理物质在两相界面传递,可以用双膜理论解释。 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间有一稳定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的稳定膜层——气膜和液膜,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的方式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膜层厚度随流速而定)。 相界面上气液两相互为平衡。 膜层以外的主体内,由于湍流而使溶质浓度均匀,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个膜层内。第五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吸收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质面积的吸收质的量称为吸收速率,用Na表示 在稳定吸收操作中,吸收设备内的任一部位上,相界面两侧的 对流传质速率应是相等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侧的对流扩散速率 都能代表该部位的吸收速率。 气体总处理量换算成kmol/s单位 v=P1V1T0/P0T1=101.3×3120×273×0.95÷101.3÷293 ÷ 3600÷22.4=0.034第六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物料衡算吸收率: 吸收率为气相中被吸收的吸收质的吸收质的物质的量与气相 中原有的吸收质的物质量之比,用a表示,即 a=GA/VYI=V(Y1-Y2)/VY1=1-Y2/Y1 或Y2=(1-A)Y1 第七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组成在定态逆流操作的吸收塔内,气体自下而上,其组成由Y1逐渐降低至Y2;液相自上而下,其组成由X2逐渐增浓至X1;而在塔内任意截面上的气、液组成Y与X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有塔内某一截面m-n与他的一个断面之间对溶质坐物料衡算而得。 m-n与塔底的物料衡算式: VY1+LX=VY+LV1 Y=LX\V+Y1-LX1\V m-n与塔顶的物料衡算式: VY2+LV=VY+LX2 Y=LX\V+Y2-LX2\V第八页,共十三页,2022年,8月28日 组成y1=0.05 Y1=y1/(1-y1)=0.05/(1-0.05)=0.05264 y2=0.0005 Y2=y2/(1-y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