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免疫调控》课件.ppt
特异性免疫调控本课件将深入探讨特异性免疫系统的调控机制,包括细胞发育、抗原识别、信号转导、细胞分化、细胞因子网络、免疫耐受、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肿瘤免疫治疗等方面内容。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固有免疫固有免疫是机体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它具有非特异性、快速反应的特点。固有免疫系统主要由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补体系统等组成。适应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对特定病原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机制,它具有特异性、记忆性、延迟反应的特点。适应性免疫系统主要由T细胞和B细胞等淋巴细胞组成,它们通过识别特定的抗原并进行免疫应答来清除病原体。
T细胞和B细胞的发育过程1骨髓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2胸腺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并接受免疫耐受的教育,以确保它们不会攻击自身的组织。3淋巴结B细胞在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发育成熟,并产生抗体以对抗特定抗原。
抗原识别与呈递抗原识别T细胞和B细胞通过识别特定的抗原来启动免疫应答。T细胞识别由MHC分子呈递的抗原肽,而B细胞识别完整的抗原分子。抗原呈递抗原提呈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成抗原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结构MHCI类分子MHCI类分子主要表达在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呈递来自细胞内部的抗原肽,如病毒感染细胞产生的抗原肽,供CD8+T细胞识别。MHCII类分子MHCII类分子主要表达在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呈递来自细胞外部的抗原肽,如细菌感染产生的抗原肽,供CD4+T细胞识别。
MHC分子的功能与表达调控功能MHC分子是抗原呈递的关键分子,它们决定着机体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表达调控MHC分子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基因多态性、细胞因子、激素和病原体感染等。
T细胞受体(TCR)的结构特点1α链TCR的α链是一个约45kDa的蛋白,包含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2β链TCR的β链是一个约40kDa的蛋白,也包含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3CD3复合体CD3复合体由CD3γ、CD3δ、CD3ε和ζ链组成,它们与TCR的胞质区结合,参与TCR信号转导。
TCR信号转导通路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体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体后,会与CD3复合体发生相互作用。激活酪氨酸激酶CD3复合体激活酪氨酸激酶,如Lck和Fyn,它们磷酸化下游信号分子。启动信号通路激活的信号通路包括MAPK通路、NF-κB通路和PI3K通路,最终导致T细胞活化。
B细胞受体(BCR)的组成膜免疫球蛋白膜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它与胞质区结合,参与BCR信号转导。1Igα/Igβ异二聚体Igα/Igβ异二聚体是BCR的信号转导模块,它们与膜免疫球蛋白的胞质区结合,并通过ITAM基序传递信号。2
BCR信号转导机制磷酸化BCR识别抗原后,会激活酪氨酸激酶Lyn,它磷酸化BCR的ITAM基序。信号通路磷酸化的ITAM基序会招募其他信号分子,如Syk、PLCγ2,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最终导致B细胞活化。
抗原提呈细胞的类型1树突状细胞(DC)2巨噬细胞(Mφ)3B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点抗原捕捉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捕捉抗原,并将抗原运送到淋巴结。抗原加工树突状细胞将捕获的抗原加工成抗原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T细胞活化树突状细胞通过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激活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1吞噬巨噬细胞通过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细胞碎片和其他有害物质。2抗原呈递巨噬细胞将吞噬的抗原加工成抗原肽,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3分泌细胞因子巨噬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协同刺激分子及其信号通路1CD28CD28是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受体,与B7家族分子(如B7-1和B7-2)结合。2CTLA-4CTLA-4是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与B7家族分子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3ICOSICOS是T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受体,与ICOSL(ICOS配体)结合,促进Th2细胞分化。4PD-1PD-1是T细胞上的抑制性受体,与PD-L1和PD-L2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
T细胞活化的三个信号1信号1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体。2信号2协同刺激分子(如CD28)与抗原提呈细胞上的B7分子结合。3信号3细胞因子(如IL-2)刺激T细胞增殖和分化。
CD4+T细胞的分化方向
Th1细胞的特征与功能特征Th1细胞主要分泌IFN-γ、TNF-α和IL-2等细胞因子。功能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激活巨噬细胞,促进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免疫。
Th2细胞的特征与功能特征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和IL-13等细胞因子。功能Th2细胞主要介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