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进展.ppt

发布:2017-12-12约2.86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科 肖毅 CAP的致病微生物分布 2007指南新观点 常见CAP病原的耐药菌株(如肺炎链球菌)的感染风险增加。 不常见病原菌[通常是医院相关性病菌,如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风险增加。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是假单胞菌而非MRSA的高危人群。 对院内MRSA肺炎所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 国外CAP病原学情况 在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 应用痰培养检查,最常见的致病细菌 肺炎链球菌(9%-20%) 同时应用血清学检查,最常见的病原 肺炎支原体(13%-37%) 国外CAP病原学情况 普通病房住院患者: 最常见的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20%-60%) 非典型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感染率达40%-60%,经常作为混合感染的致病原之一 革兰阴性杆菌占10% 国外CAP病原学情况 入ICU患者: 最常见致病原为肺炎链球菌、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占22% 铜绿假单胞菌占10%-15% 我国CAP病原学 其他致病菌?? 近50%患者致病菌检测阴性,原因?? 方法不足? 标本质量? 非感染性? 最近一项研究中,1669例CAP住院患者中仅16% 获得合格标本(2007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初步评估肺炎病人时,最重要的决策是确定患者应该是在门诊还是住院接受治疗。 了解和搜集病史,特别是影响预后的基础疾病史。 对患者合理分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治疗效,降低死亡率,同时也能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CURB-65评分系统 1 意识障碍(对人\地点\时间的定向力障碍) 2 氮质血症(尿素氮≥7mmol/L) 3 呼吸频率( ≥30次/MIN) 4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 60mmHg) 5 高龄(≥65岁) *其中每一项达到标准1分,0-1分患者死亡率<2%,可以门诊治疗;2分的患者为中度死亡风险,应考虑住院治疗;2分以上的死亡率高,考虑为重症CAP患者,应住院治疗。尤其=4或5分时,应进行ICU治疗评估。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PORT评分系统 1 主要根据年龄、合并症、查体、生化检查,每个条目设置分数不同 2 所有条目得分相加,总分按<51、51-70、71-90、91-130、>130;分为I–V级 3 通常I-II级患者门诊治疗效果较好;风险等级III级的患者需要短暂住院观察治疗或门诊治疗;风险等级IV或V级的患者,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应住院甚至入ICU治疗。 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美国胸科协会共同发布CAP指南 伴有2项重症肺炎主要参数(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和感染性休克)中1项,符合重症肺炎的标准,需在ICU治疗。 符合重症肺炎次要参数3项以上的也需ICU治疗(呼吸频率≥30次/MIN ;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氮质血症,尿素氮水平≥20mg/dl;白细胞减少<4*109/L;收缩压<90mmHg;多肺叶浸润;动脉氧分压和吸入氧浓度之比≤250;血小板减少<100*109/L;体温过低<36℃;需要积极液体复苏的低血压)。 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评估 SMART-COP 评分系统(临床上明确是否需要ICU治疗) 收缩压<90mmHg;2分 多肺叶受累;1分 白蛋白<35G/L,1分 呼吸频率( <50岁,≥25次/min;>50岁,≥30次/min), 1分 心动过速≥125次/min,1分 意识障碍(新发),1分 低氧血症,2分 动脉血PH<7.35,2分 最高评分为11分 其中0-2分为低危;3-4分为中危;5-6分为高危;≥7分为极高危 评分达到7分以上的高危级别时,超过70%的患者需要血压和呼吸的加强支持(IRVS)治疗 抗菌药物治疗选择进展 首剂抗生素治疗争取在诊断CAP后4小时内使用,以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 出现菌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的重症CAP患者,联合治疗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增加患者存活机会。 门诊治疗患者 对既往健康患者,如果近期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可应用大环内酯类或多西环素;如果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应使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或新大环内酯类+B-内酰胺类联合用药。 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如近期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可使用B-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或呼吸氟喹诺酮类;如果近期接受过抗生素治疗,应使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或新大环内酯类+ B-内酰胺类联合用药。 在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的高发地区,对所有患者,考虑使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单药治疗。 非ICU病房住院患者 无论是否近期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