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灵活性及其设定.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弓0 、2jf7
V
. ,30. 飞机设计第4期 1997年 l2月
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
灵活性及其设定
于在洋 Vz3g,H~
(扰甩飞机研艽所 ·拢阳 ·110035)
摘 要 为使飞机在各种飞行状态下进气道与发动机匹配工作,进气道的
可变几何形状需按一定的控制规律改变。为了提高飞机性能,飞机可能换装新
型发动机;新的发动机特性将要求进气道的可变几何形状控制系统按照新的控
制规律工作。本文论述了飞机的进气道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调整范围及设定控
制规律的方法。这些结果,经过了一系列飞机研制的考验,证明是可行的,收
到了省时、省力、节约经费的效果。
美键词 堕:兰兰 埋生丑整塑 轨.
符号表
Rm 板位传感器中反馈电位器及其总阻值(n)
见 . 模拟式压力比计算机中给定电位器及其总阻值 (n)
R ~凡 调整变阻器盒 中的可调电阻器 (n)
反馈电位器对应于第二级斜板转角的有阻值储备行程(。)
a 相对初始调节规律在 时的偏移量(。)
az 相对韧始调节规律在 时的偏移量(。)
a。 第二级斜板最大转角(。)
n . 初始调节规律确定的第二级斜板最大转角()
P 发动机压气机人 口绝对静压(kPa)
尸: 发动机压气机出口绝对静压(kPa)
丌- 发动机压气机静增压比,即P /P
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接发动机压气机静增压比控制进气道第二级斜板的转角,使进
气道、发动机稳定工作,并处于最优工作状态。
该系统由压力比计算机、放大器、伺服阀、作动筒、板位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压力
比计算机感受发动机压气机的人 口绝对静压和出口绝对静压.经运算其比值,再接预定
收稿 日期 1996—12-21
于在洋,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控制规律的曼活性及其设定
的调节规律给出进气道第二级斜板转角的指令信号.它与板位反馈信号相比较,其差值
信号经放大器放大。辘至电一液伺服闽,再通过作动筒来控制第二级斜板的转角。
在系统中,由板位传感器中的反馈 电位器、压力比计算机中的给定电位器和调整变
阻器盒中的可调电阻器组成信号综合电桥,借助于调整可调电阻器的电阻值,可以改变
预定的斜板转角控制规律,使其满足新的进气道 ·发动机匹配要求。痕压作动筒和板位传
感器被设计成具有较大的机械储备行程,可以使控制规律的改变在较大的范围内不受机
械行程的限制。本文所述飞机进气道控制系统经历了三次控制规律的大的变化,系统准
确的实现新的控制规律,证明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对于为实现新的控制规律
而进行的调整工作,飞机制造厂的工人和技术人员都反映,这是很容易进行的工作,并
不费事,证明系统具有 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维彦性。经历的控制规律的变化,主要是 由于
采用新型发动机以及系统的功能有大的变化而要求相应的改变控制规律。
本文主要是从设计、计算的角度,导出控制规律可调范围公式和控制规律设定公式一
并给出了具体算倒,供实际进行系统设计参考
1 控制规律可调范围
进气道控制系统综合 电桥如图1所示。图中的符号意义见符号表;图中虚线表示在
设计的初始控制规律状态中给定电位器与反馈电位器的对应关系}两个 电位器的电刷接
至放大器的输^端。可调电阻器Rz、墨 用来改变控制规律 (通常也用来调整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