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第六章质量经济性管理.ppt
四、质量成本的计算方法1.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一般可划分为由内部运行而发生的质量费用和由外部活动而发生的质量费用。质量成本法的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法的成本是由运行质量成本构成的。质量成本法中的质量成本项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尽管这种比例关系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是不同的,会有很大的差别,但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还是可以揭示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的潜力所在。质量成本的构成比例内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25%~40%;01外部故障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20%~40%;02鉴定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10%~50%;03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0.5%~5%。04(1)当内外部故障成本之和大于70%,预防成本小于1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提高质量的措施和加强预防性上。(2)当内外部故障成本之和接近50%,预防成本接近于1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维持和控制上。(3)当内外部故障成本之和小于40%,鉴定成本大于50%时,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工序控制的成效,改进检验程序上。2.过程成本法这一方法分析任一过程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这两种成本都可以成为节约的源泉。非符合性成本是指由于现有过程的故障而发生的费用。符合性成本是指为了满足顾客全部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确保现有过程不发生故障而发生的费用;这一方法既可以着眼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大过程,又可以着眼于其中的某一小过程。通过对过程进行详尽的系统分析并采取措施,使过程的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之和达到最低。23413.质量损失法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这种方法强调了由于生产质量低劣的产品而造成质量损失,实质上就是质量成本的一方面费用,即质量损失费用。这种费用既可以是有形损失,也可以是无形损失,既可以是内部损失,也可以是外部损失。一般的内部无形损失是由于返工、低效的人工机制、丧失机会等而引起的工作效率低下而造成的。一般的外部无形损失是由于顾客不满意而发生的未来销售收入的损失。有形损失是指内外部的故障费用。通过分析质量损失的类型,从而找出减少质量损失的措施。基数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占各种基数的比例关系。基数主要有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产品总成本等。0102基数比例指标第二节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率分析(每100元产品成本的质量成本含量):质量成本率=(质量总成本/商品产品总成本)×100%销售质量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质量成本含量)销售质量成本率=(质量总成本/销售额)×100%产值质量成本率(每100元总产值中的质量成本含量):产值质量成本率=(质量总成本/总产值)×100%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每100元销售额中的外部损失含量)销售外部损失成本率=(外部损失成本/销售总额)×100%预防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预防成本/质量总成本)×100%。内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内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鉴定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鉴定成本/质量总成本)×100%。外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结构比例指标,反映质量成本内各主要项目占质量总成本的比例。二、结构比例指标三、质量投资效益指标质量效益指标,反映可控成本(投资成本)增加而使结果成本(即损失成本)降低的情况。所谓质量投资,就是指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也就是可控成本。增加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内部损失与外部损失。所以增加投资的效益,就是增加单位投资所获得的内、外损失的减小额。假定K1为上期投资额,K2为本期投资额,C1为上期损失额,C2为本期损失额,则增加投资额为K=K2-K1损失减少额为C=-(C2-C1)此处,负号表示损失费用的节约额。当△K△C时,投资是有效的。单位投资效益为t=△C/△K第五章质量经济性分析第一节质量成本第二节质量成本分析第三节质量损失第四节质量经济性分析第一节质量成本
一、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层次结构与实施程序质量对经济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增加收益的影响。涉及的是有关如何增加“顾客满意”的问题。2、对于降低成本的影响。涉及的是关于如何减少“顾客不满”的问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O/TRl00142《质量经济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