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docx
中级审计师考试审计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C.西周时期,我国初步形成了审计组织与审计制度
D.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是1882年成立的纽约会计师公会
答案:B。解析: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确立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共同推动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所以B选项表述错误。A选项,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使审计有了存在的必要,是正确的;C选项,西周时期出现了带有审计性质的财政经济监察工作,初步形成了审计组织与审计制度,说法正确;D选项,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会计职业团体是1882年成立的纽约会计师公会,表述正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家审计机关权限的是()。
A.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
B.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
C.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D.对被审计单位采取封存有关资料的临时措施
答案:B。解析: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包括要求提供资料权、检查权(A选项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属于检查权范畴)、调查取证权、采取强制措施权(D选项对被审计单位采取封存有关资料的临时措施属于采取强制措施权)、处理处罚权、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C选项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属于通报或者公布审计结果权)等。而国家审计机关只能建议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纠正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不能直接废止,所以B选项不属于国家审计机关权限。
3.下列有关审计目标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结果
B.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
C.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D.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目标组成
答案:C。解析: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不是结果,A选项错误;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B选项错误;审计目标体系包括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C选项正确;审计具体目标是对审计总目标的细化,而不是审计总目标由审计具体目标组成,D选项错误。
4.下列各项中,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权限的是()。
A.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
B.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C.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予以暂时封存
D.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
答案:ABCD。解析: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权限,包括调查取证权(A选项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证明材料)、临时制止权(B选项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法违规、严重损失浪费行为,做出临时制止决定)、封存资料权(C选项对可能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以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资料,予以暂时封存)、处理处罚建议权(D选项对违法违规和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等。
5.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B.内部控制有效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C.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D.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的证据更可靠
答案:D。解析: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A选项正确;内部控制有效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因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B选项正确;以文件、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因为书面证据更具有可追溯性和证明力,C选项正确;从被审计单位外部取得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因为外部证据受被审计单位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D选项错误。
6.下列审计取证方法中,最适于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的是()。
A.检查
B.观察
C.重新计算
D.分析程序
答案:D。解析: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它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发现异常波动和趋势,从而实现总体合理性审计目标。检查主要是对书面资料的审查,观察是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等进行实地查看,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