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连锁经营管理原理第五章 商品经营.ppt

发布:2018-02-04约3.8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品项:占45% 业绩:占60% 价格:售价低于竞争对手3%以上 毛利:保持该商品大类毛利的定额水平和返利水平 陈列:按销售表现给予正常陈列 销量商品 的定位 (三)定位 (一)内涵 市场竞争激烈商品 个性化商品 新商品、厂商重点推广商品 季节性强的商品 三、效益商品 (二)特征 (1)品项多:为满足顾客一次性购足目标不可缺少的品项,对树立品项丰富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2)销售低:该类品项竞争激烈、季节性强,对扩大总体销量起到衬托作用,通过市场培育可发掘出部分销量商品或形象商品,对增强供应商合作信心也有促进。 (3)效益高:定位于效益商品的商品,须保证高额毛利、最佳营业外收入和较高返利,对经营效益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 (4)淘汰制:3个月试销期满后,达不到效益商品销量标准的品项需清场,同时再引进新商品补充。 品项:占50% 业绩:占25% 价格:售价应与市场零售价格水平持平 毛利:应高于本大类平均毛利水平10%以上 陈列:陈列单品货位为2-5个单位的范围 效益商品的定位 (三)定位 (1)功能性定位管理是一个开放式、循环调整、不断完善的系统。 (2)公司的业绩主要来源于形象、销量商品(占80%) (3)一般销量商品、效益商品是获取效益的主力。 (4)要使功能性定位管理发挥最大威力,需要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通力协作,以及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四、商品结构功能性定位原理注意事项 第三节 商品分类 连锁店因业态不同经营商品种类也不同,便利商店经营商品较少,一般可将商品分为“速食品”、“饮料品”、“非食品”、“服务性商品”几个大类。 超市一般是将所有商品分为食相关商品和居住相关商品两部分。 一般可以将商品分为四个层次 即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品项 不同的大类分别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 一、分类标准 1.大分类的主要标准是商品特征,如商品来源、生产方式、处理方式、保存方式等都与商品特征有关。 2.中分类是大分类中分化出来的类别,往往是建立商品群的基础。 (1)按商品的功能和用途来划分 (2)按商品的制造方法来划分 (3)按商品的产地来划分 3.小分类是中分类中分化出来的类别,主要分类标准有: (1)按功能用途分类 (2)按规格包装分类,如“乐惠”牌特粳米按规格分为10千克/袋、25千克/袋、50千克/袋三种。 (3)按商品的成份来分类,如100%原果汁。 (4)按商品的口味来划分,如方便面可分为“牛肉面”、“鸡汁面”、“咖喱面”等。 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部门:生鲜食品、干货、硬百货、软百货。 连锁超市公司总部的商品管理系统目前有两种基本的模式,一种是采购委员会制,另一种是部门化管理体制。 目前国内的连锁公司有些是这两种体制的结合,设立一个采购委员会,同时又把采购系统分为几个部分别管理不同大类的商品。 总部的商品管理部门分为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品类管理制定商品政策; 二是商品开发,包括引进与淘汰等; 三是存货管理。 二、部门化管理 生鲜食品:蔬果、肉类、腌肉食品、海鲜;自制面包、熟食、南北货、中国点心、面包;奶制品、冷冻食品。 硬百货:电子产品(细分);家庭用品(细分)、家具、灯具;文具、五金、汽配、体育用品、运输;办公电器、大家电、小家电;玩具、床上用品、盥洗用品、家庭装饰品。 干货:烹调食品、烘焙食品、营养品、即食品、农副产品;化妆品、美容护肤品、纸品、家庭清洁用品、宠物食品;小吃、药品、保健品;烟酒食品、饮料、大包装、礼品。 软百货:女装、女孩服装、男孩服装、婴儿用品、童装;男装;女式内衣、饰品、袜子、男式内衣;箱包、鞋类 实例:某大型综合超市的商品分类 从店铺经营角度看商品分类,可以分为: 基本商品 季节性商品 促销商品 三、商品的经营性分类 1.基本商品 基本商品是商场内每日都有销售的商品,例如牙膏、洗涤剂、去污剂等。 基本商品的库存是必须的,如果基本商品经常缺货,就会严重影响顾客的惠顾。 基本商品的基本要求是:每时每刻都有货;保持永久的陈列位置。 2.季节性商品 季节性商品主要是指一年中特定时节销售的商品。 (1)节假日商品:季节性商品之一,这种商品主要为节假日提供,并存放大约30-60天,例如,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圣诞节等。 (2)季节性时令商品:季节性商品之二,这种商品与春夏秋冬季节相关,商品存放大约90-120天。例如,冬装、夏装、冲气雨衣等。 (3)基本季节性商品:季节性商品之三,这种商品在一年中都有销售,只是在某些活动期间或主要季节销售进入高峰。例如,在新年期间小家电的销售急剧增加。 3.促销商品 (1)促销可以分为公司统一组织的DM促销活动、由公司发布的特价、公司统一规定的限时促销、门店组织的促销、供应商配合的场外促销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