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评报告.doc

发布:2020-08-30约3.7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xx中学师德师风建设自查自评报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教育创新、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主导气力,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点者和带路人,教师的1言1行、1举1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常常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几年来,我校党政领导,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并展开了1系列的学习、宣扬教育活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铜锣中学现有教职员工32人。地处马遵公路旁。1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党委的领导下扎实展开工作,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始终以 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为主旨,重管理、求效益,重质量、求发展。做到班子团结,氛围正气;教师爱岗敬业,修身尚德;学生文明勤奋,求实创新,使得学校以稳定而较高的质量立足于社会,以 为校风的良好教育氛围已成形,最近几年来,学校连年被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1、统1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1步加强和改入党的风格建设的决定》、《公民道德建设实行纲领》精神和市教育局《风格建设年活动要求》、《师德师风建设达标学校评选活动》文件精神,我校认真、扎实地展开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利用每周政治学习时间,转达文件,贯彻精神,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教职工已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完成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活动的主体气力,建设1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职工队伍素质中相当重要的方面。师德师风不但体现了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 接关系到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的生命源泉,师德师风则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在学校风格建设和道德建设中具有10分重要的意义。几个月来,我校教职工队伍建设获得了明显成绩,广大教职工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拥戴改革开放政策,忠实党的教育事业,敬业爱岗,严谨治学,教书育人,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这1切都得益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108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行纲领》精神,得益于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要求,得益于始终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校延续稳定发展的大局动身,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   2、领导重视,制度可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在建立规范和引导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模范实行岗位职责,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和风格建设。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宋昌举同志为组长,校长敖德奎为副组长的 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 ,对全部工作进行整体上的计划与部署,制定了《铜锣中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行方案》,进1步对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实行意见和要求,以保证全部工作的有序、有效展开。同时在紧密结合我校实际,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本校教职工行动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xx年年3月起相继讨论并印发了《铜锣中学师德考核办法》、《铜锣中学考勤制度》、《铜锣中学教育教学成果嘉奖办法》,为保障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完善教职工岗位聘任与管理,进1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都起到积极作用。   我校在建章立制的进程中,力求既高度重视政府、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又充分尊重我校教职工的职业特点,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广大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实现学校改革发展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积极性,扎实展开 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事迹争先 活动,使的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   敬业与爱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是教育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为宣扬我校优秀教师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忘我奉献的高尚师德,我校从xx年年起,每一年教师节前展开1届 师德先进个人 评选活动,通过个人申报、处室、师生评议、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肯定学校 师德先进个人 ,教师节期间给予表彰嘉奖。通过 师德先进个人 评选活动,真正把教育1线师德高尚、业务高深、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高的优秀教师出来,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旁人、身旁事来教育和影响全校教职工,确切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   3、重点突出、务求实效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部教职工中进行。在教师中,以师德师风教育为重点,在行政班子中,以爱岗敬业、做楷模榜样为重点。扎实展开 展开师德师风教育,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规范,宣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活动。师德师风建设,重在教育,重在引导,重在建设。弄好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广泛深入地展开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统1思想,提高认识,掌握关于教职工思想、道德、风格建设的政策规定,有效提高广大教职工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