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ppt
关于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第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研发背景1.1中国主要疾病死亡率男性女性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来源:《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第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2美国主要疾病死亡率Source:NationalCenterforHealthStatistics2010第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预防﹑检测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全世界医学工作者努力不懈的目标。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那么,动脉粥样硬化是怎样形成的呢?第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1.31976年R·Ross提出了损伤反应学说近年来研究的最大成就是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性反应性疾病,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经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
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最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第5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因此,寻找一个能够反应这种动态变化过程的介质就尤为重要了,目前国际上已经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作为一种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第6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2.1作用机制2.2作用示意图2.3临床意义2.4目前检查的局限性第7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2.1作用机制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英文简写Lp-PLA2又称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分子量为45KDa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并受炎性介质的调节80%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结合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质,因此具有促炎症和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第8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Lp-PLA2水解动脉内膜上的LDL中的氧化卵磷脂(ox-PC)溶血卵磷脂(Lyso-PC)和游离的氧化的脂肪酸(ox-FA)刺激粘附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导致单核细胞向内膜聚集单核细胞衍生成巨噬细胞并吞噬oxLDL变成凋亡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聚集形成动脉斑块,产生、释放更多的Lp-PLA2至循环第9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血管内腔氧化的LDL内膜介质粘附因子单核细胞细胞因子斑块形成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溶血卵磷脂氧化游离脂肪酸2.2作用示意图第10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稳定粥样斑块Lp-PLA2含量低可能有严重管腔狭窄较少的炎症细胞不稳定粥样斑块Lp-PLA2含量高可能轻微的管腔狭窄大量的炎症细胞Source:DavidsonMH,JonesPH.AmJCardSuppl2008第11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稳定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不稳定粥样斑块粥样斑块早期Source:DavidsonMH,JonesPH.AmJCardSuppl2008第12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发展到严重程度,将要或者已经出现向血管内腔破裂时,Lp-PLA2将会被大量释放入血液,致使其血液内的水平会大幅增高,因此Lp-PLA2在血液中的浓度就能够反映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程度。第13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3临床意义通过检测血液中的Lp-PLA2,可以有效地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及其稳定性。这样就可预警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发生,对预防心脑血管突发事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临床意义:1、预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2、判断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转归。第14页,讲稿共2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2.4目前临床检测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1)血管造影,可以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但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不适用于普检、预防和监测。(2)许多的血液生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