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第三章军事思想第三节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内涵、形成以及发展历程,熟悉《孙子兵法》中的战争观、战略思想、作战思想、治军思想等。;;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观
(二)治军思想
(三)战略思想
(四)作战指导原则;(一)战争观;“伐无道,诛暴秦”;②自然主义战争起因论:把战争的原因或根源归结为人的生物本性和自然环境。;太平天国起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④战争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国家的产生有直接关系。;2、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
①安不忘战,忘战必危 ;②兵凶战危,好战必亡 ;3、对战争与政治关系的认识
①武表文里、武植文种
②兵之胜败,本在于政
③争天下者,必先争人
④文事武备,互存互用;4、对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认识
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战争的经济根源
《孙子兵法》:
“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②兴师十万,日费千金——战争的物质基础《墨子》:“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③国富则兵强——富国与强兵的关系
《管子》:“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
④因粮于敌——以战养战思想
《孙子兵法》:“掠乡分众,廓地分利”;“胜敌而益强”;(二)治军思想;先胜思想;(四)作战指导原则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集中兵力,以众击寡
活用奇正,避实击虚
示形诱敌,诡诈制胜
包围迂回,以迂为直
选择地形,因地制胜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
历史悠久,著述丰厚
舍事言理,宏观思考
崇尚道义,追求和平
注重谋略,力求智取;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延革
(一)萌芽于夏商周
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夏、商、西周时期)。
2、军事概况:兵器以木器、石器为主;作战方式以密集队形进行正面冲杀。
3、军事思想:①在军队的使命上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②在治军上提出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③在战争观上,迷信色彩重,形成了以天命为主的战争观。
4、军???著作:《军志》和《军政》是代表并反映西周军事思想的兵书,也是中国最早的兵书,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军志》是我国早已失散的一部古代兵书,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部兵书。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左传》、《十一家注孙子》、《晋纪》、《通典》等古籍中均有引用。;(二)成熟于春秋战国
1、时间: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初--公元前3世纪末(春秋战国时期)
2、军事概况:①从战争形态上来看,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非常激烈、频繁;②从军事技术来看,铁兵器被广泛使用,铁兵器的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③当时的军事思想达到了鼎盛。;(三)曲折发展于秦汉晋唐;《孟德新书》;(四)系统完善于宋元明清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系统完善时期:
1、兴武学,设武举,军事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体制。
2、兵书数量多、类型全、体系完备。
3、举事与明理相结合的论兵特点。;这一时期戚继光是军事理论及实践集大成者;《孙子兵法》被奉为“兵经”和“兵学圣典”。又叫《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吴孙子》等,字数6000,取其整数。;历史地位
《孙子兵法》问世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标志着独立的军事理论著作从此诞生,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兵书”,比希腊的第一部军事理论专著《长征记》约早100多年,比《谋略例说》早五六百年。;1960年5月,毛泽东会见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说:“我读过你关于军事的著作,写得很好。”毛泽东说:“我不觉得有什么好。”“你没有看过两千年以前我国的《孙子兵法》吧?里面很有些好东西。”;尽管中国在这里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但有一个神秘的中国人却亲临前线,操纵作战行动,他就是2500年前的孙子。
——《华尔街日报》记者发于海湾前线 1991.1;(一)《孙子兵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1. 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2.是中华民族文化演进到一定阶段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结晶。
3.是春秋时期长期战争和军事实践孕育的结果。;(二)《孙子兵法》的历史影响
“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武所著深矣。” ——曹操
“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李世民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茅元仪《武备志》
“孙子首创了中国的军事哲学。”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