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醇和酸..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成为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汽油由90%的普通汽油与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
为什么要使用乙醇汽油?节省石油资源;乙醇掺入汽油能让燃料变“绿”;消耗陈化粮促进我国的粮食转化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 交通警察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中,含有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当其遇到乙醇时橙色变为绿色,由此可以断定司机饮酒超过规定相当标准。
K2Cr2O7+C2H5OH+H2SO==Cr2(SO4)3+CH3COOH+K2SO4+H2O
(橙红色) (绿色)
一、物理性质
1、物理性质:
(1)无色、透明液体,特殊香味,密度小于水
(2)能溶于水,与水按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无机物
(3)易挥发,沸点78℃
2、用途:
饮用酒中酒精度是指酒精的体积分数,啤酒的度数指麦芽含量,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能使人中毒,75%(V/V)的酒精可用于医疗消毒
⑴ 如何由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用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蒸馏,可得无水酒精
⑵ 如何检验酒精是否含水?
取少量酒精,加入无水硫酸铜,若出现蓝色,则证明酒精含水.
[实验]乙醇与钠反应
实验步骤:取2-3 mL 乙醇于试管中,在试剂瓶中取已经切好了的钠,先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然后将钠投入乙醇中。并作钠与水的实验作对比。
观察要点:观察钠投入乙醇中刚开始的位置及反应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比较钠与水和乙醇反应时间的异同。
实验探究:水、乙醇与钠反应的比较(文科—教材实验)
金属钠的变化 气体燃烧现象 检验产物 水 钠粒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音。钠球迅速变小,最后消失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乙醇 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气体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倒扣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滴 向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二、分子结构
1、分子式:C2H6O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4、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5、特征基团:—OH 羟基
三、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K、Mg、Al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2CH3CH2OH+(CH3CH2O)2Ca +H2↑
CH3CH2OH 是非电解质,既无碱性,也无酸性;钾、镁、铝等亦能和乙醇反应。
2、水和钠、水和乙醇,钠个反应更剧烈呢?为什么?
水与钠反应更剧烈,因为H2O中的H比CH3CH2OH 中的H更活泼。
3、CH3CH2ONa的水溶液是碱性的?酸性的?还是中性的?
CH3CH2ONa 是强碱
2、氧化反应
(1) 燃烧: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
[实验]
实验操作: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CuO,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这样反复操作几次。
实验现象:加热变黑的铜丝伸入乙醇后又变为光亮的红色,有大量的气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乙醇氧化机理:
(2) 催化氧化
总反应:
[注意]1、生成物叫乙醛,特征基团是-CHO,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乙醇等互溶。易被氧化制乙酸,也可以被还原制乙醇。
2、Cu在这里起催化剂作用。
3、在有机化学中常用反应物的得氧或得氢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物得氧或失氢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有机物得氢或失氧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3) 直接氧化—生成乙酸
醇催化氧化的规律:
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
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 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过]请大家回忆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我们知道,乙醇在浓H2SO4作催化剂和脱水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即生成乙烯,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因此乙醇还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3、脱水
(1) 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实验室制乙烯
[注意]①分子中至少有两个C原子,如CH3OH就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②羟基所连C原子的相邻C上要有H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