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绘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VC.net版.doc

发布:2017-07-27约4.0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测绘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 (Visual C++.net) (供测绘工程专业用) (2013年修订) 戴吾蛟 编 二零一三年二月 中南大学测绘与遥感科学系 前言 测绘程序设计上机实验是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实验的设置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强化测绘程序设计、测量学及测量平差原理的理解,掌握利用Visual C++.net进行常用的测量程序以及控制网的间接平差程序设计。 实验内容 本门课程必做的实验有(在Visual C++.net 2008 环境下): Visual C++.net环境、基本控件及简单程序设计(三角形面积计算) 控制结构程序设计(后方交会、方位角计算、地心坐标至大地坐标转换) 数组、指针与函数(多边形面积计算) 类的创建(角度类设计、矩阵类设计) 文件(Cass测量数据整理) 图形程序设计:位移序列曲线图形 常用测量计算:高斯投影正、反算 平差程序设计:水准网间接平差 实验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studio 2008 文档,浏览“Visual studio 文档”目录下的内容,并从“Visual studio 文档-Visual C++-示例”目录下下载一个程序,编译并运行之。 设计一个已知三边边长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程序。计算模型如下: 海伦公式:,其中 提示: (1)在【文件】菜单上执行【新建】,然后选择“项目” 。 (2)在【项目类型】窗格中,选择【Visual C++】下的“MFC”项。在【模板】窗格中,选择“MFC 应用程序”模板,输入应用程序名称“××××”。按向导创建名为“×××××”的 MFC应用程序。 (3)在窗体上放置4个文本框、4个静态框、3个命令按钮(其中两个缺省); (4)设置控件属性,如Static1的Caption属性设置成“a=”,用于提示Edit框的输入边长a; (5)把“取消”按钮的Caption属性改为“退出”;双击前两个按钮,生成Click消息函数,注释掉重载函数“OnOK()”。 (6)为4个Edit控件添加绑定变量。 (7)在相应的函数中添加代码; (8)运行和调试程序; (9)保存应用程序。 实验2 控制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 2.设计同一参考椭球下的三维地心坐标(笛卡儿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程序。(提示:用do…while迭代,B、H初始为0进行迭代,直到H的精度达到0.00001米) 注意:东经0~180(Y0),西经:0~-180(Y0) 式中,B、L、H为椭球面上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大地高;X、Y、Z为空间直角坐标;N为卯酉圈曲率半径,e为椭球的偏心率,a为椭球的长半径,b为椭球的短半径。 (WGS84椭球参数:长半径a=6378137m,扁率α=1/298.257223563) 3.编写一个后方交会计算程序。 3.1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 若将Pa、Pb、Pc看成权,则P点的坐标即为三个已知点的加权平均值 3.2计算程序设计步骤 (1)设计界面,用于输入3个已知点的坐标和三个观测角(、(和(,以及用于输出待定点坐标的文本框(12个)、静态标签框和Button按钮; (2)定义文本框控件变量(Value); (3)根据已知点计算三个内角A、B、C; (4)计算Tan(()、Tan(()、Tan(()、Tan(A)、Tan(B)、Tan(C); (5)计算Pa、Pb、Pc; (6)计算待定点坐标Xp、Yp。 实验3 数组、指针与函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组的定义、引用及应用方法。 掌握指针与动态数组。 掌握函数的定义、引用及应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编写一个求任意多边形面积的程序。提示:通过界面输入数据,并把数据保存在一个二维数组或一个一维的自定义结构体类型的数组中,然后再进行计算。要求计算部分写成函数的形式,使计算程序与界面无关。 动态数组 创建动态数组 结构体的定义 多边形面积计算原理及算法 计算原理: 例如上图: 面积计算的算法: 经整理后得: 2.由三角形三个边长求内角函数 计算公式: 3.由已知平面外接圆上三点坐标计算圆心坐标函数 计算公式为: 4.极坐标法求待定点坐标函数 5.交会定点计算函数设计 把前面学过的前方交会、测边交会、后方交会程序写成函数的形式,然后再通过主程序调用 实验4 类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 掌握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 掌握VC++.net中创建类 掌握建立和使用对象 掌握运算符号重载 理解类的继承和多态性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角度类。要求该类具有度分秒至度的换算、度至度分秒的换算、度与弧度的换算等功能。提示:设置一个角度大小属性,并设定该属性为缺省属性;另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