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欧洲高等教育合作之伊拉斯谟计划.pdf

发布:2017-09-14约7.73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文摘要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随着政治、经济、 军事,外交一体化的逐步实现,欧盟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实现教育一体化的必要 性,教育政策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欧盟的未来。欧盟希冀通过提高公民的知 识水平和实际技能以增强欧洲的公民身份认同感及欧洲社会的凝聚力。同时, 欧盟希望通过跨国教育合作,统一劳动力市场,增加就业,促进人才的自由流 动。鉴于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差异制约了欧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各国政 府正在逐步协商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开展各国高等教育体制趋同的 联合行动。1998年5月25日,德、法、英、意四国教育部长在法国巴黎索邦大 学共同签署了《索邦宣言》,正式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1999 年,欧洲二十九国教育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签订《博洛尼亚宣言》,确定在2010 年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区的目标。 本文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背景切入,然后从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理论 角度,为欧盟高等教育合作进行了理论诠释。与历史久远的争取欧洲联合、统 一和一体化的政治运动相适应,欧洲人很早就开始欧洲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从 早期的邦联主义、联邦主义、20世纪前半期的功能主义,一直到战后的各种一 体化理论学说,欧洲一体化理论为欧洲一体化的实践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 备,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使这些理论进一步向着更加完备的方向发展。欧盟高等 教育合作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回顾欧洲一体化的理论发 展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欧洲一体化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虽然欧 盟高等教育合作没有欧洲经济一体化那样强大的功能外溢,但欧盟高等教育实 践者却在他们日常的工作中不自觉的融入了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的理论思 维。使我们隐约间看到了欧盟在高等教育合作领域里的理论基础。 伊拉斯谟计划发端于1977年的联合学习计划(Joint Study Program ),于1987 年被正式提出。伊拉斯谟计划旨在通过鼓励大学之间的跨国合作,努力提高欧 洲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巩固高等教育的欧洲维度。同时欧盟希望通过伊拉斯谟计 划来助推欧洲的流动性,在整个联盟内增加高等教育的透明度,改善学习和资 1 格的互相承认。伊拉斯谟计划由许多活动组成。它们分别是学生和教师交流; 联合课程开发;国际强化课程;主题网络(欧洲范围内大学的系所之间);语言 课程;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伊拉斯谟计划面向欧盟的27个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 及其学生和教职员工;同时包括了三个欧洲经济区域的成员国(冰岛、列支敦 士登和挪威)及土耳其。目前伊拉斯谟计划已经扩展到 31 个国家的 2199 个高 等教育机构。从1987年伊拉斯谟计划创立至今,已有120万欧洲学生受惠于该 计划留学海外。伊拉斯谟计划2000-2006年的预算为9亿5 千万欧元,其中7 亿5千万欧元被用来资助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伊拉斯谟计划对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中理解欧洲一体化进程,尤其是欧盟高 等教育交流合作具有促进意义。首先,它促进了欧洲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研究。 国际教育关系是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海外学生的流动、教职 员工的交流、教育援助、外语教学、文凭的等值和相互承认等问题都有直接影 响。随着我国国际教育交流活动的不断增多,系统研究各国政府的对外教育政 策,分析采纳这种政策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背景,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这种 政策与国际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制定对外教育政策。其次,伊拉 斯谟计划在促进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方面贡献重大。教育的国际化问题自 20 世 纪 80 年代以来受到欧盟各国以及其它发达国家的重视。研究教育国际化的目标 和战略措施,探讨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国际化问题上存在的特殊问题,探讨国际 化时代我国的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战略有重大借鉴意义。最后,伊 拉斯谟计划的具体实践为促进文化族群或新经济共同体中教育相互作用的研究 提供成功案例。欧盟高等教育合作有助于促进对欧洲公民身份认同、欧洲文化 的多元性与同一性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形成以中华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亚太新经 济共同体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儒家文化圈的经济合作已经受到高度重视。亚 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改变 21 世纪国际关系的格局。 【关键词】:伊拉斯谟计划;欧盟高等教育合作;功能主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