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技术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一 电流互感器型式 按结构型式分:正立(二次绕组在互感器下部)和倒立式(二次绕组在互感器上部)。正立式抗地震性能好,倒立式抗短时电流冲击的性能较好。 按绝缘介质分:充油和充SF6气体。 按外绝缘型式分:瓷质和硅橡胶。瓷质表面稳定性能较好,硅橡胶外套的抗污闪和抗震性能较好。 按密封型式分:微正压和全密封(充SF6或氮气)。目前充油互感器大多采用微正压型式。 按设备类型分:户外和户内。 第二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 电流互感器技术参数要求 额定频率:50Hz 设备最高电压Um :126(72.5)kV、252kV、363kV、550kV 额定一次电压U1e:110(66)kV、220kV、330kV、500kV 额定一次电流I1e :10、12.5(12)、15、20、25、30、40、50、60、75A的十进位倍数 。 额定二次电流 :1A或5A(如有中间抽头,应特殊标明) 额定扩大连续热电流标准值 :120%、150%、200%。一般应选用不小于120%的额定扩大连续热电流值。 第三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绕组(铁心)组合:铁心数量一般4~6个,最多不宜超过7个。如有TPY级铁心,一般为2~4个。 二次绕组(铁心)性能参数 :测量用0.2级保护用P级;暂态保护用TPY级;保护用TPS级。 额定短时电流:二次绕组短路下,电流互感器在短时间内所能承受而无损伤的一次电流方均根值如表1。 额定动稳定电流Idvn:二次绕组短路下,电流互感器所能承受其电磁力的作用而无电或机械损伤的一次电流峰值如表1。 第四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表1 电流互感器额定短时电流推荐值 额定一次电压kV或 额定一次电流值A Ith kA (方均根值) Idyn kA (峰值) 承受短时 热电流时 间T(s) 66kV~110kV 或 300A 110kV~220kV或 1000A 220kV~330kV 或 1000A 500kV 或 4000A 25~31.5(串并联) 40(串并联) 50(串并联) 63 63(串并联) 100(串并联) 125(串并联) 160 3 3 3 3 第五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温升限值:当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电流等于额定连续热电流(即额定扩大连续电流)且带有相当于额定输出的负荷(阻抗值),其功率因数为0.8(滞后) ~1时,绕组平均温升65K,顶层油和金属件温升55K。 电晕及无线电干扰水平:在1.1倍额定电压下,电流互感器与电网连接的外部零件表面在晴天的夜间不应有可见电晕,其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大于500μV。 第六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绝缘水平: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的额定绝缘水平和耐受电压按表2选取。 额定 电压 (方均根值) 设备最高 电压 (方均根值) 额定工频 耐受电压 (方均根值) 额定雷电全波冲击耐受电压(峰值) 额定雷电截波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 (峰值) 66 72.5 160 350 385 --- 110 126 230 550 630 --- 220 252 460 1050 1175 --- 330 363 510 1175 1300 950 500 550 740 1550 1675 1175 第七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二次绕组绝缘要求: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的短时工频耐受电压3kV(方均根值),二次绕组感应耐受电压为4.5kV(峰值)。 电容末屏额定工频耐受电压(方均根值):330kV~500kV为5kV,220kV及以下为3kV。 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 在温度10℃~40℃,Um≥72.5kV的油浸式电流互感器,一次的介质损耗因数通常不超过0.005;330kV~500kV电压等级电流互感器不超过0.004,末屏介质损耗因数不大于0.015。l0kV~0.5Um/kV和0.5Um/kV~Um/kV介质损耗因数变化分别不大于0.001;电容量变化不大于±5%。 第八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局部放电水平 : 在工频耐压试验之后直接降到表3规定的局部放电测量电压进行局部放电测量。局部放电水平应不超过表3规定值。 表3 系统接接地方式 局部放电测量电压 (kV) 局部放电允许水平 (pC) 中性点接地系统 Um 10 1.2 Um/ √3 5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1.2 Um 10 1.2 Um/ √3 5 第九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污秽和爬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