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基础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docx
12基础生态学真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是()。
A.生物偶然的组合
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生物随意的组合
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答案:B。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聚集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并非偶然、随意或杂乱无章的组合。
2.下列生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的是()。
A.兔
B.羊
C.绿色植物
D.寄生细菌
答案:C。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兔和羊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寄生细菌属于异养生物,不属于第一营养级。
3.下列哪一项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A.生物种类多
B.结构复杂
C.自动调节能力强
D.生物种类少
答案:D。森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具有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所以自动调节能力强。而生物种类少不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4.下列关于生态因子作用规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因子起主导因子作用
B.地形因子对生物的影响是间接作用
C.水分因子对农作物的影响是阶段性作用
D.不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同等重要不可代替,但可以相互补偿
答案:A。主导因子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限制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二者概念不同,限制因子不一定起主导因子作用。地形因子通过影响光照、温度、水分等直接因子来影响生物,是间接作用;水分因子在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影响不同,是阶段性作用;不同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同等重要不可代替,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补偿。
5.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5个期中,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称为()。
A.加速期
B.转折期
C.减速期
D.饱和期
答案:B。逻辑斯谛增长曲线分为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和饱和期。在转折期,种群数量达到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6.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
答案:B。“赤潮”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属于种群爆发。
7.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
A.牛
B.蛔虫
C.珊瑚虫
D.青蛙
答案:C。构件生物是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珊瑚虫是典型的构件生物,而牛、蛔虫、青蛙属于单体生物,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成一个个体。
8.下列关于生物群落发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发生是从物种迁移和定居开始的,首选占有空白生境的生物称为先锋植物
B.先锋物种一般都具备生长速度快、散布能力强、生殖能力强等特点
C.在稳定的顶级群落中,储备着大量有可能成为先锋物种的潜在定居者
D.先锋物种在竞争中通过改造环境来巩固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
答案:D。先锋物种在竞争中通过改造环境,为后续物种的进入创造条件,而不是巩固自身在群落中的地位,随着演替的进行,先锋物种会被其他更适应环境的物种所取代。A、B、C选项描述均正确。
9.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答案:D。阴性植物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其光补偿点较低,通常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以适应低光照强度。
10.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
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
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素和矿物质,高等植物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
答案:B。协同进化是指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植物产生有毒化合物,食草动物形成解毒酶,是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进化过程,属于协同进化。A选项中雷鸟种群因天敌捕杀和球虫病死亡,不属于协同进化;C选项是真菌和松树的互利共生关系,没有体现相互进化;D选项大豆的补偿作用是自身的一种适应方式,没有涉及两个物种的协同进化。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
答案: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2.生物对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