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物化学 第4章糖代谢.ppt

发布:2025-02-26约2.08万字共19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磷酸核酮糖(C5)×35-磷酸核糖C55-磷酸木酮糖C55-磷酸木酮糖C57-磷酸景天糖C73-磷酸甘油醛C34-磷酸赤藓糖C46-磷酸果糖C66-磷酸果糖C63-磷酸甘油醛C3磷酸戊糖途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5-磷酸木酮糖C55-磷酸木酮糖C57-磷酸景天糖C73-磷酸甘油醛C34-磷酸赤藓糖C46-磷酸果糖C66-磷酸果糖C63-磷酸甘油醛C36-磷酸葡萄糖(C6)×3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C6)×36-磷酸葡萄糖酸(C6)×35-磷酸核酮糖(C5)×35-磷酸核糖C53NADP+3NADPH+3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3NADP+3NADPH+3H+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CO2总反应式3×6-磷酸葡萄糖+6NADP+2×6-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6NADPH+H++3CO2磷酸戊糖途径的特点⑴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H+。⑵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酮基和醛基转移反应,经过了3、4、5、6、7碳糖的演变过程。⑶反应中生成了重要的中间代谢物——5-磷酸核糖。⑷一分子G-6-P经过反应,只能发生一次脱羧和二次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CO2和2分子NADPH+H+。(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其活性的高低决定6-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此酶活性主要受NADPH/NADP+比值的影响,比值升高则被抑制,降低则被激活。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三)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1、为核苷酸的生成提供核糖2、提供NADPH作为供氢体参与多种代谢反应(1)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2)NADPH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与生物合成或生物转化有关。(3)NADPH可维持GSH的还原性。2G-SHG-S-S-GNADP+NADPH+H+AAH2磷酸戊糖途径⑴反应部位:胞液⑵反应底物:6-磷酸葡萄糖⑶关键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⑷脱氢反应以NADP+为受氢体,生成NADPH+H+。⑸一分子G-6-P经过反应,只能发生一次脱羧和二次脱氢反应,生成一分子CO2和2分子NADPH+H+。⑹反应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酮基和醛基转移反应,经过了3、4、5、6、7碳糖的演变过程。(7)反应中生成了重要的中间代谢物——5-磷酸核糖。(8)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二、糖醛酸途径G-6-PG-1-PUDPGUDPGA1-磷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L-古洛糖酸L-木酮糖木糖醇D-木酮糖5-磷酸木酮糖磷酸戊糖途径三、多元醇途径可生成多元醇,如山梨醇、木糖醇等。G经醛糖还原酶作用,NADPH+H+供氢,生成山梨醇;糖醛酸途径中生成了木糖醇。第五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GlycogenesisandGlycogenolysis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肌肉:肌糖原,180~300g,主要供肌肉收缩所需肝脏:肝糖原,70~100g,维持血糖水平糖原(glycogen)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1.葡萄糖单元以α-1,4-糖苷键形成长链。2.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枝,分枝处葡萄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分支增加,溶解度增加。3.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端.非还原端增多,以利于其被酶分解。糖原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目录体内糖的储存形式,可被迅速动用以供急需。一、糖原的合成代谢(二)合成部位(一)定义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指由葡萄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细胞定位:胞浆1.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ATPADP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肝)(三)糖原合成途径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glu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