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生学术报告论文
题目 中国式管理及其应用 作者 单位 专业 研究方向 中国式管理 指导教师
二○一四年十二月
中国式管理及其应用
摘要: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管理。它强调安己修人,更适应于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国情,也是管理学本土化的具体表现。而营销管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的内容,其前沿理论也在中国的本土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实现了中国化应用。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背景下,受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也有其中国式特点。由此可见,管理在中国得到了更具特色的发展,并在本土化过程中更加符合中国现实情况。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中国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的背景下,管理科学不断向中国化、本土化发展,中国式管理也应运而生,并且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 中国式管理结合了中国人的人性特征,注重以人为中心,突出对人的尊重,讲求“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以理而变”。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更加迫切的需要一种本土化的理论支撑其崛起,中国化管理恰恰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本文对中国式管理及其具体方面进行研究,探求管理哲学在中国本土的发展与应用。
一、中国式管理内涵与发展
(一)中国式管理背景与内涵
管理作为一种理论科学,应用在世界的各个国家中。但各国之间的文化传统、心理行为差异,导致管理学理论不能完全适应于每个国家。以中西方为例,表1从不同维度简单概括出了中西方管理的差别。
表1 中西方管理文化差别
维度 中国式管理文化 西方管理模式 对管理的认识 一门艺术 一门科学 导向方向 以人际与关系为导向 以结果与任务为导向 特长 服从与执行 变革与创新 团队层面 强调集体主义 强调个人英雄主义 追求方向 效果 效率 资料来源:叶阿次 中西方管理文化差异及其哲学根源 兰州学刊2001(07)。
中国需要一套能够更好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方法,于是中国式管理的概念被提出。中国式管理模式最早由台湾的曾仕强教授提出。他认为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就是合理化管理、对称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解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1]也有其他学者对中国式管理做出过阐述。例如中国企业家联合会副理事长胡新欣认为,具备东方智慧、全球视野与本土化方案这三点就可称作中国式的管理。所以,本文认为中国式管理的核心在于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的结合,目标世界先进管理模式中国化。C管理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到来中国管理体。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正是中国管理学的基奠之一。所谓C管理模式,就是构建一个以人为核心,将中国国学精髓(为人处世之道)与西方现代管理学(做事高效高量之法)相互融合,进行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组织管理运营模式包含 “以人为型”的组织构架,和“以人为本” 的运营原则和“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这种以人为运营核心的、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更强应变能力的企业组织,简称为“智慧型组织”,由于它是继金字塔型机械式组织(A管理模式)、学习型扁平式组织(B管理模式)之后出现的第三种组织模式,并且是在西方先进的现代管理学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国学之大智慧的组织类型,因而取“CHINA”的第一个字母“C”,为这个智慧型组织命名为“C管理模式”。就外在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C代表China way(中国模式)、harter(宪章)、Change(《易经》)、Confucianism(儒家)、Culture(文化)。C模式,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实践和应用,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和哲学得到激活和再造。[]
二、营销管理前沿理论与中国化应用
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或组织目标,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的交换关系,而对设计项目的分析、规划、实施和控制。营销管理的实质是需求管理达到更好的营销效果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来研究市场营销问题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渠道(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