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 .pdf

发布:2025-03-22约4.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第1页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一、对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认识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是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指导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的一

种全新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核心是教育的民主化、公平化,也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

的权利;主要内涵就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群体素质,办好每一所

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终极目标是通过教育促进全社会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教

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

从促进均衡的主体看,首先是教育行为到位;从促进均衡的对象看,是以义务教

育为重点,包括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从促进均衡的目标看,是办学条

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交流制度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从促进均衡的阶段看,首先

是条件均衡,然后是质量均衡;从促进均衡的手段看,首先是政府指导,然后是

市场运作。

(1)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发展。而是要在积极发展和扩大增量中缩小差距,

让所有受教育者在基础教育阶段都能接受他所应享受到的社会给予他的公平的

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有这样几个含义:

①区域内的均衡发展。如在景德镇市,既要考虑市内均衡发展,也要考虑浮

梁、昌江、乐平等地域内的均衡发展,还要思考在一个镇、一个乡区域内基础教

育的均衡发展。

②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城镇、农村之间的均衡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以及农村中心镇的规划发展,优质

教育资源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聚集,造成一些地区优秀师资流失。这些优

秀教师的流失将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的一些学校显得更为薄弱。而即使是

在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存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等因素,也会造成

不均衡。

③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在同一地域内,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校与学

校之间的不均衡性也是很大,有些学校成为大家追逐的热门学校,有些学校则是

“门前冷落车马稀”。

④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要更多地采取有力措施,关心、关注工人、农民等

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2)均衡发展的目标追求是要促使所有的学校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办学水平。均衡发展不是限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镇等这些地区教育的发

展,也不是限制有条件的学校、好的学校的发展,而是既要鼓励教育发达的地区,

办学条件好、办学质量高的学校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在均衡发

展思想的指导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发展速度慢、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不高的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第1页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第2页

地区和学校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说,均衡发展是为了大

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基础教育办成高水平的教育。

(3)均衡发展不是要千校一面。而是要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平衡的

情况下,积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均衡发展与办出特色是不矛盾的,每一个学校

都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

供条件。要建立特色学校机制,学校通过形成特色来形成相对稳定的育人模式和

教学风格。

(4)均衡发展的着眼点应主要放在县(市)一级,使县域内各类教育实行

均衡发展。学校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实施单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

均衡发展。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最基本的内容。同时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还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实实在在的内

容,如果每一个学生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