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学理论基础和计算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高素质的研究生生源。培养今后能从事数学基础研究和教学的后备军。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志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3.了解数学、计算科学与统计学的发展与应用前景,具有应用数学、计算科学和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专业教学的能力。
4.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一定的软件设计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索引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或教学研究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胜任将来负担的工作。
三、授予学位: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课程类别 学分数 所占比例 备注 公共必修课 34 22% 公共选修课 20 13% 专业必修课 62 40% 专业选修课 39 25% 学生须在限选课程中至少选修19学分 毕业总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 155
(16) 课内总学时 2790
五、专业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微分几何、代数Ⅱ、偏微分方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理统计、抽样调查、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六、专业特色课程:
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
校级重点课程:几何与代数、概率论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八、辅修、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进程表(参考附表一)
附表一:
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周学时 课程
负责人 公
共
必
修
课 A
类
课
程 大学英语(1-4级)
College English 9 162 1、2、4/3 王哲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44 1、2、4、5/2 何江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54 1/3 古南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2 36 2/2 谭毅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6 72 5/4 李安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t 3 54 4/3 夏银平 军事教育
Military Education 2+1 4周 3/ 公益劳动
Physical Labor for Public Welfare 1周 4/1周 各院系负责人 形势与政策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2 36 1-12/ 漆小萍 就业指导
Employment Guidance 1 20 10/ 王尔新 B
类
课
程 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 2 36 1/2 黄敬愚
倪彩霞 公
共
选
修
课 核心通知课程 模块一:中国文明 4 1-12/ 甘阳 模块二: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 2 1-12/ 模块三:全球视野 2 1-12/ 模块四:科技、经济、社会 2 1-12/ 一般通识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理科)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2 36 2/2 信科院 由学生按该规定的学分要求并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规划选读 1-12/ 各相关
课程
负责人
各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周学时 课程
负责人 专业
必修课 数学分析
Mathematical Analysis 15 270 1/5,2/4,4/4 姚正安 几何与代数
Geometry and Algebra 10 180 1/4,2/5 胡国权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6 108 1/3+1,2/3 黎培兴 离散数学
Discrete 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