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期的妆容.ppt
关于唐代时期的妆容第1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速发达,文化艺术繁荣昌盛,封建文化灿烂辉煌的伟大时代。京都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流的中心。反映在妇女装扮上则是浓妆艳抹,追求时髦,华丽,张扬个性,充满大胆与热情的健康美。发饰和面部化妆已发展的空前完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第2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以胖为美—雍容富态、健康自然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隋唐美女的主导性标准。女性体态美是额宽、脸圆、体胖,健康是当时人们欣赏的一种妇女之美。女性穿着相当暴露,大有西方现代“性感”倾向。第3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对内宽松,妇女的束缚也相对较少.因此女性之美也相应地呈现出了雍荣华贵的景象。唐代女子以丰腴的体态为美。加上高耸的发髻,飘扬的披帛,显得华丽大方,充分体现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气象”。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可得到印证。第4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簪花仕女图》
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学术界对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簪花仕女图》的创作年代看法不一,杨仁恺持中唐说、徐邦达持中晚唐说、谢稚柳持南唐说、沈从文则持宋代说。第5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妆容有:白妆、红妆。
分:面妆、眉妆、唇妆、面饰。唐五代面妆,以浓艳的红妆为主流,许多贵妇甚至将整个面颊,包括上眼睑乃至半个耳朵都敷以胭脂。第6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7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8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分解唐代女子上妆顺序第10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画黛眉黛眉就是描眉,眉毛的形状有柳叶眉、吊梢眉等主要是青色或黑色。描上去更加妩媚、诱人。第11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唐代妇画眉样式的演变贞观年间(627-649)麟德元年(664)总章元年(668)垂拱四年(688)如意元年(692)万岁登封元年(696)长安二年(702)神龙二年(706)景云元年(710)先天二年-开元二年(713-714)天宝三年(744)天宝十一年(752年后)约天宝-天和初年(约742-806)约贞元末年(约803)晚唐(约828-907)晚唐(约828-907)第12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贴花钿起源与南朝宋,南朝《宋书》中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额上,额中被染成花瓣状,且久洗不掉。宫中女子见公主额上的梅花印非常美丽,遂争相效仿,当然她们再也没有公主的奇遇,于是就剪梅花贴于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就诞生了。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第13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贴面靥“面靥妆”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也称妆靥。表示月事来领不能接受”御幸“。以后流传到民间,逐渐变成一种妆饰。通常是用胭脂点染,也有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翠羽等物黏贴而成。盛唐以前,一般均作成黄豆般的两个圆点,盛唐以后,面靥的范围有所扩大,式样也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前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讲究的在原来面靥周围,作成各种花卉称为”花靥“。”面靥“不一定施于嘴角两侧,也有描在鼻翼两侧的,比原来的部位略高。晚唐五代以后:由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这时的”面靥”除了传统的圆点花卉外,还增加了鸟兽图形,有的甚至将这种花纹贴的满脸都是。如五代欧阳炯《女冠子》中述“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第14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点唇即所谓“朱唇”,相当于现在的画口红。有意思的是她们不是把整个嘴唇涂成红色的,而是只涂嘴唇中间的一部分,看上去嘴唇显得特别小,像樱桃小嘴。点朱唇第15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6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发式分初唐、盛唐、晚唐发式。垂髻娥髻乌蛮髻丫髻第17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初唐发式半翻髻第18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盛唐发式第19页,课件共27页,创作于202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