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学年第一学期高职国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國立臺東高商103學年第一學期3-4、3-10第二次月考國文科講義
範圍:勸學/荀子
1. ( D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標示錯誤? (A)「輮」以為輪:ㄖㄡˊ (B)雖有槁「暴」:ㄆㄨˋ (C)魚枯生「蠹」:ㄉㄨˋ (D)「鍥」而舍之:ㄑㄧˋ
解析: (D)ㄑㄧㄝˋ。
2. ( A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解釋錯誤? (A)草木「疇」生:田間小路 (B)學不可以「已」:停止 (C)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反映 (D)無昭昭之「明」:智慧
解析: (A)通「儔」。同類。
3. ( C ) 下列「 」中的字,何者音、義錯誤? (A)舟「楫」:音ㄐㄧˊ,船槳 (B)「跂」而望:音ㄑㄧˋ,踮著腳尖 (C)其「漸」之滫:音ㄐㄧㄢˋ,慢慢的 (D)木直「中」繩:音ㄓㄨㄥˋ,符合
解析: (C)浸泡。
4. ( D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標示錯誤? (A)學「惡」乎始:ㄨ (B)「崖」不枯:ㄧㄞˊ (C)金石可「鏤」:ㄌㄡˋ (D)「醯」酸:ㄌㄧㄡˊ
解析: (D)ㄒㄧ。
5. ( A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標示正確? (A)「駑」馬十駕:ㄋㄨˊ (B)「跂」而望:ㄐㄧ (C)「衢」道:ㄐㄩㄝˊ (D)「瓠」巴鼓瑟:ㄆㄠˊ
解析: (B)ㄑㄧˋ。(C)ㄑㄩˊ。(D)ㄏㄨˋ。
6. ( D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思前後不同? (A)鍥而「舍」之:捨 (B)雖有槁「暴」:曝 (C)草木「疇」生:儔 (D)質「的」張:地
解析: (D)箭靶的中心/本質;質地;底子。
7. ( C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解釋正確? (A)「絕」江河:斷絕 (B)強自取「柱」:柱子 (C)君子「生」非異也:天生的資質 (D)其「數」則始乎誦經:數學
解析: (A)橫渡。(B)通「祝」。斷。(D)途徑;歷程。
8. ( B )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解釋錯誤? (A)伯牙鼓琴,而六馬「仰」:指吃草時仰首而聽 (B)上食埃土,下飲「黃泉」:指人死後居住的地方 (C)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指精神集中的樣子 (D)君子慎其「所立」:指立身行事的方針
解析: (B)地下水。
9. ( A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解釋正確? (A)「鍥」而不舍:刻鑿 (B)怨之所「構」:建設 (C)「惛惛」之事:精神不濟的樣子 (D)草木「疇」生:郊野
解析: (B)造成。(C)默默用功的樣子。(D)通「儔」。同類。
10. ( C ) (A)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聲音大、宏亮 (B) (C) (D)解析: (C)造成。
11. ( B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解釋錯誤? (A)「醯」酸而聚焉:醋 (B) (C) (D)解析: (B)十天的行程。駕,馬拉車一天所走的路程。
12. ( B ) 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思前後不同? (A)雖有槁「暴」/曝 (B) (C) (D)解析:
13. ( B ) 下列「 」內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鍥」而不捨/「契」約 (B)「槁」暴/「縞」素 (C)「衢」道/「瞿」然注視 (D)「駑」馬十駕/「弩」箭
解析: (A)ㄑㄧㄝˋ/ㄑㄧˋ。(B)ㄍㄠˇ。(C)ㄑㄩˊ/ㄐㄩˋ。(D)ㄋㄨˊ/ㄋㄨˇ。
14. ( A ) 下列「 」內的字形,何者兩兩相同? (A)「ㄑㄩ」利避害/亦步亦「ㄑㄩ」 (B)參「ㄒㄧㄥˇ」吾身/昏迷不「ㄒㄧㄥˇ」 (C)思「ㄅㄧㄢˋ」精深/百口莫「ㄅㄧㄢˋ」 (D)予以勉「ㄌㄧˋ」/風聲鶴「ㄌㄧˋ」
解析: (A)趨。(B)省/醒。(C)辨/辯。(D)勵/唳。
15. ( B ) 下列「 」內的字形,何者錯誤? (A)金就「礪」則利 (B)吾嘗「蚑」而望矣 (C)其漸之「滫」 (D)「疇」生
解析: (B)跂。蚑:物爬行徐緩的樣子/跂:踮著腳尖。
16. ( C ) 下列「 」內文字的字義,何者正確? (A)日「參」省乎己:參加 (B)「假」輿馬者:虛偽的;人造的 (C)蟹六「跪」而二螯:腳 (D)「知」明:了解;明白
解析: (A)驗證。(B)憑藉;利用。(D)思慮。
17. ( B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木匠巧心妙手,摟刻出精緻美麗的工藝品 (B)家中有三名嗷嗷待哺的小孩,讓她忙得心力交瘁 (C)幸好你及時懸涯勒馬,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D)古代私塾童子頌讀經書,齊聲琅琅
解析: (A)「摟」刻→鏤。(C)懸「涯」→崖。(D)「頌」讀→誦。
18. ( D ) 下列「 」中的注音,何者寫成國字後字形相同? (A)砥志「ㄌㄧˋ」行/棉薄之「ㄌㄧˋ」 (B)矯「ㄖㄡˊ」造作/「ㄖㄡˊ」自取束 (C)「ㄍㄠ」木死灰/脫「ㄍㄠ」演出 (D)金石可「ㄌㄡˋ」/雕章「ㄌ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