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杏育苗技术规程.docx
1
DB14/T831—2013
山杏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杏播种育苗的圃地选择和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山杏的播种育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4/13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4/T136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14/137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3圃地选择和准备
按DB14/T136的规定执行。
4种子处理
4.1选种
一般采用水选。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4h,每小时搅拌1次,去除杂物、劣质种子。种子水选后摊于阴凉通风处晾干,厚度不超过15cm。
4.2催芽
4.2.1层积催芽
春播种子应在前一年冬季进行催芽处理。催芽前用40℃~50℃清水浸种48h,捞出沥干,用0.5%高锰酸钾或0.1%多菌灵消毒15min。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阴凉湿润处,挖深宽各1m左右的坑,坑底铺10cm湿沙层,每隔1m放置通气草把,种子与沙按1: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铺在沙层上,厚度40cm~50cm,覆沙5cm~6cm,上覆土成屋脊形。坑四周开好排水沟。催芽时间约80d。春季定期检查翻藏,保温通气。播种前7d将种子取出置于温暖处,当“裂嘴”种子达30%时即可播种。
4.2.2温水催芽
秋播前将种子放入60℃~70℃温水中浸泡3~5d,破壳观察,种皮无皱纹、种仁膨大时捞出沥干,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min,清水冲洗后播种。
2
DB14/T831—2013
5播种
5.1播种时间
以秋播为主,春播亦可。秋播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土壤结冻前进行;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土壤解冻后进行。
5.2播种量
一般播种量为1000kg/hm2~1500kg/hm2。
5.3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沟播。播前3~5d灌足底水,待土壤疏松时开沟,沟距30cm,沟深6cm~10cm,种子均匀点播在沟内,间距3cm~4cm,顺沟踩实,覆土5cm~8cm,耙平。
6苗期管理
6.1灌溉
宜采用侧方灌溉或喷灌,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出苗期、苗木生长初期适当控制灌溉,保持地面湿润。速生期宜次少量大,一次灌透。苗木生长后期除特别干旱外,可不必灌溉。圃地有积水时,应及时排除。
6.2追肥
追肥一般结合灌溉进行,或降雨时撒施。苗木速生前期追尿素150kg/hm2;速生后期施磷、钾肥
150kg/hm2。
6.3松土除草
每年松土除草4~6次,在降雨、灌溉后或土壤板结时进行。松土深度以不伤苗木根系为宜,出苗初期2cm~4cm,速生期6cm~12cm。杂草多时可进行化学除草。
6.4间苗、补苗
苗木生长过密时,除去弱苗、病苗,保留壮苗。间苗一般在幼苗出土后10~15d、苗高10cm~15cm时进行,根据幼苗生长情况可进行2~3次间苗。发现断垄缺苗,应及时移植补苗,保留株数150000株/hm2~180000株/hm2。
6.5截根
7~8月主根达25cm时,选雨后阴天,用铁铲在行间成45°角截断幼苗主根根梢,主根保留15cm~
20cm,踏实后视土壤墒情浇水。
7病虫害防治
按DB14/T136的规定执行。
8苗木出圃
3
DB14/T831—2013
按DB14/T136的规定执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