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643-2024山杏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61
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643—2024
山杏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containerseedlingsofPrunus
sibiricaL.
2024-07-25发布2024-09-01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643—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省林业生物防治中心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超、李绍臣、沈佳龙、孟黎鹏、周琪、周纯洁、李杰玲、刘鑫荣、毕立群、刘璐。
DB22/T3643—2024
1
山杏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山杏容器育苗的程序,规定了采种与处理、圃地选择、装钵、播种、田间管理、出圃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山杏容器苗培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08—1999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2289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容器育苗流程
流程共分采种与处理、围地选择、装钵、播种、田间管理和出圃6个阶段,具体流程如图1。
2
DB22/T3643—2024
1采种与处理(见第5章)
2围地选择(见第6章)
3装钵(见第7章)
4播种(见第8章)
5田间管理(见第9章)
1.1采种(见5.1)
1.2消毒见5.2)
1.3沙藏(见5.3)
1.4催芽(见5.4)
2.1选地(见6.1)
2.2整地(见6.2)
2.3作床(见6.3)
3.1栽培基质配制(见7.1)
3.2土壤消毒(见7.2)
3..3容器袋选择及填装(见7.3)
4.1播种时间(见8.1)
4.2播种方式(见8.2)
5.1喷水(见9.1)
5.2除草和松土(见9.2)
5.3间苗补苗(见9.3)
5.4施肥(见9.4)
5.5病虫害防治(见9.5)
6出圃(见第10章)
图1山杏容器育苗流程图
5采种与处理
5.1采种
8月中旬果实变黄,采集生长健壮、结实量大、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母树的种子,去果肉,水选,阴干,备用。种子质量符合GB7908—1999中Ⅱ级以上种子的要求。
3
DB22/T3643—2024
5.2消毒
清水浸泡种子5d~7d后,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min捞出,清水冲洗干净。秋播采用消毒后的种子直接播种。
5.3沙藏
消毒后的种子与湿沙1:3比例混合后,置于排水良好的沟内,保证不积水,深度1m,沟底垫起15cm细沙,上层用细沙覆盖20cm,每隔1m放稻草一把,保证种子透气,自然冷冻。
5.4催芽
播种前1周,取出种子置于窝风向阳处覆盖塑料薄膜摊晒,翻动,保持湿润,3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6圃地选择
6.1选地
选择距造林地近、运输方便、有水源或者灌溉条件,便于管理的地方,不宜选在低洼积水、易被水冲,沙埋的地段和风口处。
6.2整地
在作床前捡净育苗地的草根石块,打碎土块,整平。
6.3作床
宜作低床或平床,床宽1.0m~1.2m,床间步道30cm~50cm,长度依地形而定。
7装钵
7.1栽培基质配制
依据土壤情况选择:
a)壤土:磷肥:草木灰=100:1:1的质量比进行调配;
b)腐熟后的农林废弃物。
7.2土壤消毒
用广谱杀菌剂恶霉灵拌土进行消杀。
7.3容器袋选择及填装
容器袋以无纺布或具有网孔状的其他材料制成,规格依据所育苗木大小而定,填装基质、压实、摆放整齐。
8播种
8.1播种时间
DB22/T3643—2024
4
8.1.1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
8.1.2秋播:秋季采收调制出的种子,经消毒处理后即可播种。
8.2播种方式
在容器袋中间插深度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