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pdf

发布:2020-11-03约3.31万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 唐东磊 2011年11月03日 涿州 提 纲 一、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与技术现状 二、高密度地震技术 三、技术应用实例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克拉玛依油田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大宛齐油田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英东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四、认识及下步技术发展方向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部署下,于2006 年在准噶尔盆地实施了国内第一块以油气勘 探为目的的高密度地震技术现场试验项目。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1、地震地质条件 埋深600m~2000m 地形复杂 红山2 岩性油藏 断块油藏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3、主要观测参数 激发线距:350m →200m 覆盖次数:48次 →96次 面元尺度:35m →12.5m →6.25m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4、高密度观测特性指标分析 ——密度指标是指覆盖密度 密度指标越高,越有利于满足充分性 炮检对密度/10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红96井区三维 车502井区三维 车76井三维 车89井区三维 红18井区 观测道密度达到64万,是本区常规三维地震观测覆盖密度的6-7倍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均匀性指标是激发点密度/检波点密度 这些比值越接近1,COG的波场连续性就越好,就越有利 于保证叠前偏移处理的效果。 0.8 炮密度/检波点密度 0.7 0.6 0.5 0.4 0.3 0.2 0.1 0 红96井区三维 车502井区三维 车76井三维 车89井区三维 红18井区 红18井区:激发点密度/检波点密度=0.75,接近1 红山嘴地区高密度地震技术效果 ——充分性与均匀性联合特性(频次指标) 1 .5 1 0 .5 0 0 5 0 0 1 0 0 0 1 5 0 0 2 0 0 0 2 5 0 0 3 0 0 0 3 5 0 0 4 0 0 0 以往方案 1 .5 成像输入数据空 1 间的采样充分性 0 .5 大大增强。 0 0 5 0 0 1 0 0 0 1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