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文学史(高教版)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

发布:2020-06-21约6.4千字共7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这思想基础上,有的小说不仅仅表现了女性婚恋的自主和平等,而且赞颂了女性为追求人格的尊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就是一个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典型。 婚恋自主和女性意识的张扬 在“三言”“二拍”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旨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 在暴露官吏贪酷的篇章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硬勘案大儒争闲气》,凌漾初在这里竟把矛头指向朱熹。这个当时被捧为“圣人”的理学大师,在小说中竟是个挟私报复,心灵卑鄙,行刑逼供,诬陷无辜的十足小人。 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三言”“二拍”的作者在鞭挞奸臣、贪官、酷吏和种种社会恶势力时,主要是用一颗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良心来观照的; 当他们在刻画一些“清官”形象时,则往往较多地带上了市民化的色彩。那些“贤明”的“青天”,往往能重视人的价值,承认人情、人欲的合理性。 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因而在精明公正、为民做主的过程中,也不忘自己捞点实惠(《滕大尹鬼断家私》);有的则不拘礼法,风流自赏,公开娶妓,或者以“官府权为月老”,去成全有情人的越“礼”行为(《单符郎全州佳偶》《玉堂春落难逢夫》《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 这些官吏显然不那么正统死板、僵化冷酷,多少体现了新兴市民的意志和愿望。 对于贪官酷吏的抨击和清官的市民化 它们在肯定情和欲时,往往过分地描写人的自然本能,有过多直露的秽笔而遭到人们的诟病; 另一方面又不适当第强化文学的教化功能,大谈忠孝节义、因果报应,散发着陈腐的气息,即使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样的优秀作品也打上了这样的印记。 “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这种矛盾,“二拍”比之“三言”更为突出,因而人们往往给“三言”以更高的评价; 或者说,“三言”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推向高峰,而“二拍”则越过高峰而面向下坡。 “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事实上,“二拍”之后,随着晚明国事的艰难,强调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的兴起,在文学上要求关心国计民生,有益世道人心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影响了繁盛一时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使之向“劝善惩恶”的方面倾斜。 《型世言》就是这种创作倾向的代表。 “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型世言》这部小说尽管在揭露明末黑暗社会方面有可取之处,但其主旨是树立忠孝节烈楷模“以为世型”,向人灌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理道”。 “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这时的白话短篇小说创作,除了《欢喜冤家》等作品中的个别篇章还偶尔对人“情”有所肯定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主张克制“情”“欲”,回归“理”“礼”。 这就形成了“三言”“二拍”之后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倾向。 “情”与“理”的矛盾与向“礼”的回归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细致入微的写心艺术 体式和语言的变化 第三节 “无奇之所以为奇” 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 他宣布在艺术上追求的目标是“耳目前怪怪奇奇”,即在日常题材、平凡故事中显示出小说的传奇性。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这种艺术,被睡乡居士的《二刻拍案惊奇序》称为“无奇之所以为奇”。 实际上,这也就是“三言”“二拍”的共同艺术取向。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通观“三言”“二拍”,并不是完全没有写“牛鬼蛇神”的内容;在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为题材的篇章中,也有个别情节简单、以阐发思想为主的作品。 其多数作品由于题材的平凡,就更需要用巧妙的构思、奇异的关目来激发读者的兴趣。从总体上说,它们的故事比以往的话本小说写得更为波谲云诡、曲折多变。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在表现上常常采用巧合误会的手法,把情节弄得迷离恍惚,波澜起伏。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既以“巧”传“奇”,又以“巧”寓“真”。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为了使情节巧妙多变,作者运用一些“小道具”贯串始终,使整个故事既结构完整,又波澜迭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的“珍珠衫”、《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中的“金钗钿”、《赫大卿遗恨鸳鸯绦》中的“鸳鸯绦”、《顾阿秀喜舍檀那物》中的“芙蓉屏”等等,也都是以一件“小道具”将整篇小说勾连得既一波三折,又严谨工整。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三言”“二拍”情节之“奇”,还表现在突破了单线结构的模式,而尝试用复线结构、板块结构和 变换视角。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如在《张廷秀逃生救父》中,一方面写赵昂夫妇害人,另一方面写张廷秀逃生救父,两条线有分有合,交叉推进,将复杂丰富的生活场面交织在一起。 《田舍翁时时经理》将昼夜的故事分成两大块:白天牧童放牧受苦,夜晚在梦中享尽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