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学第六章课后习题解答.doc

发布:2016-05-10约2.09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真菌类的染色体作图课后习题及答案 1.在红色面包霉中,ab是任意两个基因。杂交组合为ab*++,每个杂交分析了100个子囊,结果如下表: 子囊包子的类型和数目 ab a+ ab ab ab a+ a+ ab a+ a+ +b ++ +b +b ++ +b ++ ++ ++ +b ++ ++ +b +b a+ ab a+ ab 1 34 34 32 0 0 0 0 2 84 1 15 0 0 0 0 3 55 3 40 0 2 0 0 4 71 1 18 1 8 0 1 5 9 6 24 22 8 10 20 6 31 0 1 3 61 0 4 对每一个杂交,分析基因之间连锁关系和遗传距离,确定基因与着丝粒间的距离。 答:对上表进行分析如下: ab a+ ab ab ab a+ a+ ab a+ a+ +b ++ +b +b ++ +b ++ ++ ++ +b ++ ++ +b +b a+ ab a+ ab 分类 PD NPD TT TT PD NPD TT a基因分离 MI MI MI MII MII MII MII b基因分离 MI MI MII MI MII MII MII (1).对第一个杂交进行分析: 要判断a与b之间是否发生连锁,即要比较PD和NPD类型的数目,若有连锁存在时,则不发生交换(PD类型)减数分裂细胞的数目应明显多于发生四线交换(NPD类型)的细胞数目,即PDNOD时,表明有连锁存在。 对第一个杂交分析可知其PD=NPD,因此说a与b之间不存在连锁,a与b之间就不存在遗传距离。 由于基因-着丝粒距离是MII离子囊类型百分率的1/2,所以重组率=1/2重组型子囊数/总子囊数*100%。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2+0/100*100=16 cM (2).对第二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5/100+6*1/100)=10.5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0/100*100=0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5/100*100=7.5 cM 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3).对第三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40/100+6*3/100)=29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2/100*100=1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40+2)/100*100=21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 (4).对第四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8+1+1)/100+6*1/100)=13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8+1)/100*100=5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8+8+1)/100*100=13.5 cM 由上可知a位于b与着丝粒之间。 (5).对第五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24+22+20)/100+6*(6+10)/100)=81 cM b间的遗传距离=1/2*(22+8+10+20)/100*100=30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24+8+10+20)/100*100=31 cM 由此可知a与b位于着丝粒的两端。 (6).对第六个杂交进行分析: 由于PD类型远大于NPD类型,即PDNOD,表明a与b连锁。 a与b之间的遗传距离=50*(TT+6NPD)=50*((1+3+4)/100+6*0/100)=4 cM a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3+61+4)/100*100=34 cM b与着丝粒间的遗传距离=1/2*(1+61+4)/100*100=33 Cm= 由此可知b位于a与着丝粒之间。 2.在酵母中ura3是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lys4是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在杂交ura3+*+lys4中,获得了300个无序四分子体,分类如下: ura3+ ura3 lys4 ura3+ +l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