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接口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接口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
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归口。
2.编制背景及意义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式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
划。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不断筑牢国民体育基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此后,
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成为中国特色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并多次体现在国家法
规政策建立、国家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
略。此后,陆续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
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
等文件,搭建起以体促健的“四梁八柱”。
通过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持续增长,国民身体素养稳步
提升。有数据表明,到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第
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
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0.4%。数据不仅呈现出全民健康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也
更加说明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省“全民健身”也卓有成效,全民健身全民
运动成为许多健身爱好者脱口而出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全民健身是一句口号,更
是参与运动、锻炼体魄的实践动力。
而且当且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AI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广大群众对全民健身智慧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体育
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民健身
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均明确提出,推动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实现资源
整合、数据共享、互联互通。
但目前部分进入不同体育场馆锻炼要使用不同平台,刷不同预约码;参加全民
健身赛事活动也要在不同平台、系统间反复转换;场馆设施赛事缺少统一的管理平
台和系统;体育管理者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全民健身工作第一手数据,这些问题急需
制定规范接口标准,保障各管理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
3.起草单位情况
格灵深瞳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专注于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
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提供面向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体育健康、
轨交运维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本标准参与单位包括:
牵头单位: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等院校:首都体育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事业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领军企业:普天数字健康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悦动奇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
公司、北极星云空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联盟: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4.工作过程
2022年3月:召开标准交流会,筹建标准编制工作组。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产学研用等各方对标准化对象、框架、内容、目标等进行研讨
分析,并进行了分工。
2022年3-10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反复对标准文本进行研究编制,形成标准草
案。
2022年10月: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相关专家通过对该
标准立项资料进行了评审,并针对标准内容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2022年10月:收集相关参考资料,编制形成标准草案初稿及编制说明,并根
据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求提交立项资料。
2022年11月:标准草案起草与讨论,起草标准草案,并在编制组内部征求意
见并修改完善标准草案。
2022年11月:向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交征求意见稿初稿
及其编制说明等标准内审资料。
2022年12月: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该标准征求意
见稿的征求意见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同步推进标准的修改
和完善工作。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主要内容的论据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文件给出了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区域管理、设备组管理、设备管理、用户
信息管理、运动报告管理用户组管理和训练任务管理的接口描述和请求参数。
本文件适用于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与运维。
2.标准编制依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