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编制说明.pdf
附件1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管
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标准研制背景及必要性
首先,我们国家未成年人网络用户群体迅速扩大,网络已
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未成年人的行为和思
想有重要影响。据《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达到1.83亿人,互
联网在未成年人中的普及率达到94.9%。广泛的网络覆盖率、
更容易获得的网上服务给未成年人的安全带来了挑战,例如色
情低俗、儿童邪典等网络不良内容、个人隐私和信息泄漏等网
络风险。其次,近年来,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越来越重
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机制,要求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
容管理主体责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建立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的长效机制、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行业规
范和行为准则。对互联网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期待。然后,
-1-
尽管近几年来,在网信办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互联网平台在
逐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但总体上来说,整个行业在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方面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缺乏统一、完整的
行业标准和指南,不同平台的保护力度不一样,甚至存在极大
差距,整个行业在做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潜
力和空间。
(二)任务来源
本标准于2021年12月28日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批
准并列入2022年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第一批标准立项目录。
(三)工作过程
1.预研与立项申请
2021年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开展了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未
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预研工作。梳理数项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的相关政策文件、标准等,了解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现状
与存在问题,提出标准立项建议。
2.起草与征求意见
2021年12月,标准正式立项后,牵头起草单位邀请相关
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相关方共同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
2022年1月至2月,标准起草工作组集中梳理分析未成年
-2-
人网络保护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相关标准等,走访调研相关企
业,逐步完善并形成标准草案。
2022年3月至4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
研讨会,讨论标准草案技术内容,修改完善并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依据与技术内容
标准起草过程中,主要依据《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和
《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
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关于加
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
容管理主体责任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
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
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并结合互
联网行业儿童网络保护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网络信息内容服务
平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给出了平
台在信息内容管理、网络沉迷防治、未成年人信息保护和网络
素养教育方面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具体措施,以及有害信
息举报和网络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方法。
标准在“基本原则”一章,提出了平台在开发和提供网络信
-3-
息内容产品、服务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标准在“总体要求”一章,概述了平台对于信息内容管理和
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
标准在“管理机制”一章,提出了平台需在政策的制定执行
中融入未成年人权利与保护理念,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组织
架构,并定期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
标准在“信息内容管理”一章,提出了未成年人有害信息管
理办法,并鼓励创作适合未成人的优质内容,优化未成年人信
息推荐机制。
标准在“个人信息保护”一章,提出了制定未成年人个人信
息处理规则,并建立“监护人同意”的保障机制,以及对隐私和
个人信息的适龄进行设置和提示。
标准在“网络沉迷防治”一章,阐明了对未成年人沉迷防治
要求,并提出了青少年模式以及开发家长控制工具应该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