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室内空气的消毒
一般可加强开窗通风,自然通风换气,条件许可时可采用排气扇人工机械通风.
紫外线灯管适用于无人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常用的悬吊式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瓦/立方米,照射时间不少于60分钟.
有人活动的室内空气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器,将其置于有利气循环的位置,按说明书连续开机达到规定时间后,即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实验室表面消毒
地面的消毒:
实验室地面要湿式拖扫,禁止干拖干扫.需消毒时,可用0.1%过氧乙酸拖地;或0.2%-0.5过氧乙酸喷洒;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拖地,消毒液的用量不得少于100毫升/平方米,污染区和清洁区拖把应专用,不得混用.使用后,用上述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水清洗干净,悬挂晾干,最好放在阳光下曝晒后备用.
物体表的消毒
实验台、桌、椅、凳、床头柜、门把手等可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擦拭,作用10-15min.对易腐蚀表面,应及时用清水擦洗以除去残留消毒液.
上述物品若明显被传染性标本污染,例如,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容器打碎,洒落于表面,操作者不应离开现场,应由他人立即用0.2%-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覆盖污染表面,使消毒液浸没污染物,保持30-60 min,同时,对实验人员体表可能污染部位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一般实验器材的消毒
原则:凡直接或间接接触临床标本或试验微生物的器材,均应作消毒处理.
耐热耐湿物品:1.压力蒸汽灭菌:12 1℃灭菌时间为20-30 min;132℃灭菌时间为4-6 min.
2. 干热灭菌: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干热灭菌器内,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170℃1小时,180℃30 min.
玻璃器材:使用过的玻璃吸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璃棒、三角瓶和平皿等应立即浸入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1小时后取出用超声波清洗的方法洗净沥干,使用前再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纸制品:对于必须保留的纸质品,如原始记录等,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作用6小时,无应用价值的纸质品应按医疗废物处理或焚烧处理.
塑料、橡胶、无纺布制品:
1. 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防护服等使用后应放入污物袋内集中销毁.
2. 耐热的塑料器材可用0.5-1%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20分钟,然后清水洗净沥干后,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3. 不耐热的塑料器材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小时以上,然后清水洗净沥干.
4. 一般血清学反应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常浸入1%盐酸溶液中2小时以上.
5. 橡胶手套、吸液球等受污染后可用0.5-1%肥皂液或洗涤剂溶液煮沸20 min,然后清水洗净沥干.
6. 棉织工作服、帽子、口罩等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用70℃以上热水加洗涤剂洗涤.有明显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随时喷洒消毒或放入专用的污物袋中,送压力蒸汽灭菌处理.
仪器设备类:
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酶标仪、PCR扩增仪、气相色谱仪、冰箱、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时,可用75%医用酒精擦拭,受传染性强、高抗力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用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处理,较大型物件可用甲醛熏蒸.
离心时离心管未封闭、或破裂、传染性样液外溢,离心机内部应用75%医用洒精重复擦拭2次,将整机封闭放入环氧乙烷消毒柜,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环氧乙烷气体浓度为800mg/L的条件下,作用6小时.
剩余标本和容器的处理:
检验后的废弃标本发剩余标本如组织器官、动物尸体、病理切片标本、血、尿、粪标本及其容器可选择如下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一) 组织器官、动物尸体、病理切片等可采用压力蒸汽或焚烧处理.
(二) 血、尿、粪标本可加含氯消毒剂5000-10000mg/L搅匀,作用2小时.
(三) 复用金属、玻璃容器及夹取标本用的工具可用0.5%过氧乙酸;或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 min,消毒后用清水冲净,沥干.
可能污染冰箱的消毒处理
1. 将可能污染的冰箱冰柜外用0.3%的过氧乙酸用擦拭,作用30分钟.
2. 将冰箱、冰柜放置在特制的PVC板制成的大拖盘上,托盘面积大于冰箱、冰柜底面积,力沿高度为10cm,托盘内放入适量的含氯消毒粉剂,使消毒粉与化冻水混合后有效氯的含量大1000mg/L.
3. 打开冰箱、冰柜,清点内存物品,并根据需要对样品做相应处理,清点完毕后,将冰箱、冰柜停电化冻,将化冻水小心收集在容器时里,按有效氯1000mg/L的量将消毒剂投入污水中.搅匀,作用30 min.
4. 冰箱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