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田径训练计划.docx

发布:2019-04-23约7.9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儿童田径训练计划   XX年庄圩小学秋季田径队训练计划   为了参加XX年10月泗阳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在学校中组建了以六年级学生为主的田径运动队,进行系统的训练,以增强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从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   准备期间通知参训学生的家长,并得到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从而使运动队的训练得以正常进行。现将运动队的训练计划公布如   下:我校的田径训练主要集中在每天早晨(7:00——7:30)和每周天的下午(4:30——5:10)。   第一阶段:时间为前两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时间为两周,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我市市直小学生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在市直小学生田径比赛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改进训练方法。   训练措施   1、对学生项目的训练,我们体育组的老师也有很明确的分配。   2、为迎接我市的田径运动会,我们选择了一些主训项目: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4X50米接力、跳远、铅球、垒球。   3、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   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4、训练必须以学生身体系统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专长发展。   5、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系统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6、教师应该采取科学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时间为三周,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三阶段:时间为一周,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并超量恢复,迎接我县小学生田径比赛,同时加强队员战术以及心理素质的训练。   第四阶段:认真总结在小学生田径比赛的得失,及时查漏补缺。   田径队训练内容   准备活动   1、慢跑:排队慢跑3圈,或以出汗,跑热为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2、准备活动操: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主要目的是为压腿压肩做好准备防止受伤。   3、压韧带:压腿   压肩   左右两侧交替进行,主要要求多耗时间一点点压开,压腿脚尖向前,要求循   序渐进,防止拉伤。   4、行进间准备活动:踢腿   行进间准备活动要求每个动作做两个来回根据学生训练特点由教练选择动作。   短暂休息   短暂休息时运动员可更换钉鞋、坐姿压腿,补充少量水分和糖。稍作休息。   训练部分训练部分由速度训练、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构成。   速度训练: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   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短距离组合跑X2—3组。或X2—3组。   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次X2—3组。   胶带牵引跑或称拉牛,4—5次X2—3组。反复跑80—100米4—5次X2—3组。   速度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耐力训练:长距离变速跑800—1000米   150米快速跑5—6次X2—3组   250米快速跑3—4次X2—3组   500米快速跑2—3次X1—2组   400米交代牵引跑或称拉牛2—3次X1—2组   耐力训练组数距离和强度可根据运动员状态、教练总体训练安排、是否比赛期等视情况而定。   力量训练:下肢力量1,、深蹲8—12个一组3组   2、负重半蹲20—30个一组3组   3、反卧位小腿折叠拉皮带20—30个一组3组   4、纵向蛙跳30—50个一组3组   5、负重提锺联系80—100个一组3—5组   腰腹力量1、负重仰卧体坐30—60个一组3组   2、两头起30—60个一组3组   3、卧姿抬腿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4、卧姿转腿30—60个一组3组   5、反卧负重单头起两人配合30—60个一组3组   上肢力量1、负重卧推8—12个一组3组   2、卧推30—60个一组3组   3、站姿快速卧推30—60个一组3组   4、坐姿上举30—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